-
「缺血性中風」是較常見的中風種類,約佔中風比例的70 %,容易發生在「高血脂」及「動脈硬化」的人。當血管壁上卡了太多油垢 (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逐漸會造成血管狹窄、動脈… 詳全文 >
-
有偏頭痛困擾的人口超出想像!依WHO的統計,偏頭痛名列導致失能的疾病榜單上的第20位,估計美國約有18%的女性、6%的男性承受著偏頭痛所帶來的痛苦。用平均12%來計算,台灣至少也有約250萬… 詳全文 >
-
台灣已經進入寒流低溫肆虐高峰期,開業中醫師吳明珠提醒,年長者要多注意保暖,以遠離中風風險,尤其洗澡時,應儘量避免少洗頭,洗澡前可以先喝一杯丹參茶飲,讓身保持溫暖,不僅可養心,更能降低猝死風險… 詳全文 >
-
超級寒流即將來襲,中央氣象局預測,本周末中部以北地區將出現10度以下低溫,包括陽明山在內的市郊高山不排除有下雪的機會。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做好禦寒保暖,… 詳全文 >
-
做頸部伸展運動時,注意不要做頸部繞圓,此動作已被歸入危險動作,容易造成脊椎動脈磨損、變硬,嚴重甚至破裂出血造成中風,應盡量做靜態的伸展。 詳全文 >
-
近來天氣忽冷忽熱,中風人口增多,坊間傳聞在患者手指末端扎針放血,有助舒緩中風症狀,使其恢復意識。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陳憲青指出,臨床常見家屬相信這類民間偏方,因放血而延誤就醫,錯失… 詳全文 >
-
真的是因禍得福!一般人中風後,行動力會下降,但是對因糖尿病足截肢且臥床4年的廖老先生而言,中風卻開啟了他認真做復健的契機,經過一系列訓練課程,目前已能靠著助行器走20公尺,讓家人開心不已。衛… 詳全文 >
-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刊登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的研究,自2003年起追蹤21,743位成年人(45%男性),其中23%表示在前一年曾… 詳全文 >
-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注意「朝5晚8」,一天之中兩個時段最危險,清晨5到6時,以及晚上8到9時,尤其是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像是民眾有糖尿病、高血… 詳全文 >
-
天冷,小心年紀輕輕也會中風!台中市沙鹿1名年僅19歲的大二王姓男學生,最近在宿舍晚上準備洗澡時,突然發現右側上肢沒有力氣;隔天早上起來症狀仍未改善,立刻到醫院神經內科尋求醫師診查治療。童綜合… 詳全文 >
-
今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晚,遲至11月底,本週四起天氣才真正要開始變冷,氣溫下探12度!雖然冬天能夠有暖暖的太陽會讓人感覺幸福,但是在「暖冬」出現的寒流,反而更是需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健康的時刻,… 詳全文 >
-
氣溫驟降,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在今明兩天的低溫可能下探至13至14℃,與上周溫暖氣溫相差將超過10度以上。國民健康署提醒,全台超過700萬人患有三高疾病,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血管快速收縮,血…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造成腦中風的隱形殺手,雖不致構成立即的生命危險,,但可能造成日後失智的風險,卻不容小覷。醫師提醒,為減少因為心房顫動所造成的中風,以及「血管性智能障礙」風險,應注意「二避一要」。成… 詳全文 >
-
腳麻是中風「血路不通」前兆?當心!恐是糖尿病引起神經病變釀禍!1名50歲的黃女士近來常感覺雙腳發麻,且伴隨有刺痛感,導致夜晚難以入眠,嚴重時甚至連洗澡水的冷熱都感覺不出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 詳全文 >
-
三高疾病是腦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根據103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女性心臟病死亡率、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在停經年齡55歲後,會以每5歲近乎1倍的速度上升。國民健康署建議更年期…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