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104年推出健康類APP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分析資料庫卻發現,9成使用者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僅上傳1、2筆血壓和腰圍資料就不再持續,顯示多數人對自我健康監控的惰性很高,呼籲民眾落… 詳全文 >
-
擔心自己可能會罹患心肌梗塞嗎?未來只要1滴血,就能立即判定風險值!目前馬偕紀念醫院透過產學合作,研發出無動力微流道晶片,作為心肌梗塞篩檢的工具,已經進入臨床實驗,預計未來量產問世。馬偕紀念醫… 詳全文 >
-
年紀輕輕吃重鹹,當心成為高血壓大軍的一員!國民健康署表示,國內每21名青壯年人口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推估全台共有超過36萬名年輕人罹患高血壓,但卻有近24萬人不自知,若不積極透過飲食減鹽及定… 詳全文 >
-
心律不整分為多種類型,其中以「心室頻脈」的致命性最高。傳統植入性心律去顫器,無法達到有效治療與預防。目前已經有「心導管電燒手術」,可使心室頻脈病患免於發生猝死的風險。臺北榮總內科部陳適安主任… 詳全文 >
-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罹患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但有些患者因年紀太大或合併有多種疾病,不適合開刀,只能在無奈地走向生命終點。不過,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心導管室主任牛亞蕾表示,目… 詳全文 >
-
才走幾階樓梯就氣喘如牛,且老是感覺精神不濟?小心可能罹患了肺動脈高壓!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肺高壓工作小組主委曾春典教授表示,肺動脈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若出現「喘、咳、血、腫、暈」五大症狀,應盡快… 詳全文 >
-
二尖瓣逆流是最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嚴重者會導致心臟衰竭,同時引起胸悶、氣喘、心律不整、中風,甚至是猝死。高風險群不適合進行手術的二尖瓣逆流患者,現在已經可以免開刀救心!臺北榮總成功完成經導管…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最擔心併發心血管疾病奪命,尤其糖尿病患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比無糖尿病者高2至4倍;此外80%的糖尿病病友最終死因均與動脈硬化的併發症有關。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台中榮民總醫院… 詳全文 >
-
拒絕心血管疾病,護心要「吃紅」!除了紅色蔬果,紅色的五榖食物也一把罩!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紅色食物含有大量抗氧化劑及膳食纖維。除了常見的紅色蔬果外,紅色的五榖類如紅藜、紫米,也同… 詳全文 >
-
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表示,如果身材高高、瘦瘦,手指頭像蜘蛛肢體一樣長,當一邊手掌握住對側的手腕時,拇指與小指能夠重疊在一起,可能遺傳「馬凡氏症侯群」,平時應注意保暖和血壓變化,以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