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近年慢跑盛行,不論晝夜,總能看到不少人在街邊、公園慢跑,蔚為風潮。不過一般普遍認為,跑步雖然健康,卻很容易傷到膝關節和肌腱。 詳全文 >
-
這項meta分析的作者旨在確定:沒有冠狀動脈疾病(CAD)的患者發生急性缺血性中風(AIS)後,出現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結果顯示,平均有52%的AIS患者出現了無症狀的CAD,發生AIS後一… 詳全文 >
-
保護心臟,吃什麼好呢?剛獲頒健康「認證」的西洋梨,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美國心臟協會日前許可美國西洋梨使用該協會的特殊標章,肯定富含膳食纖維、零脂肪的西洋梨,確實有助維護心臟健康。 詳全文 >
-
台北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指出,主動脈瓣膜是位在心臟血流由左心室打出進入主動脈的出口,也是心臟血液通往全身的大門,但隨著患者年齡增長,主動脈瓣膜往往會因鈣化、沾黏而逐漸狹窄,進而衍生… 詳全文 >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挪威科技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病人有固定運動的習慣且身材符合標準,則其心臟病發後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較低。 詳全文 >
-
在地醫療再進化,就醫更方便,桃園鄉親有福了!臺北榮總桃園分院特別斥資新台幣3600萬元,打造臺北榮總桃園分院心導管中心,並於今(8)日正式揭幕啟用,以滿足高齡社會病患需求,提供心血管疾病患者… 詳全文 >
-
收縮壓在140~149mmHg之間的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高於收縮壓低於140mmHg的患者。在沒有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中,收縮壓大於140mmHg與中風風險高相關,尤其是拉美裔和非西班牙… 詳全文 >
-
身體的病痛根源該如何改善?近來,國內有醫學專家提出此新觀點:改善「微循環」,即有助於提升「自癒力」!專家認為,包含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失智症之間有一個隱藏的共通點――與微血管… 詳全文 >
-
美國心臟協會(AHA)於2016年1月25日,在Circulation期刊上發佈了首個針對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科學聲明。在美國,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年發生率遠遠超過男性患者。但… 詳全文 >
-
你喜歡喝茶嗎?喝茶的好處不勝枚舉,而且不必喝多就很健康!美國和日本研究都發現,每天只要喝1杯茶,就能幫助降低心臟病的風險,也能減少中風、早死,甚至呼吸道疾病的機會。先前就有研究指出,茶當中富…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