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以為調節情緒就只是去撫平它們,但其實如何管理低迷的情緒狀態也很重要。案例中的索利達就是一個典型。當我們心情低落、疲憊或無聊的時候,如何刺激、活化和激勵自己,會影響這些狀態的轉變模式。疲… 詳全文 >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許曼君表示,男性和女性一樣,在扮演新的家庭角色時,也會擔心自己做不好。只是男性習慣隱藏情緒、默默承擔壓力,久而久之,大家便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詳全文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感覺壓力山大!根據一項最新「360康健指數」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整體指數為全球倒數第三,僅贏韓國和日本;超過九成的台灣女性受訪者感到壓力,高過所有亞太區國家與地區; 詳全文 >
農曆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您跟伴侶的關係是「愛」你還是「礙」你呢?大家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伴侶關係要能長久持續,不能只靠熱情,如何能在關係中保有自我及滋潤彼此,達到「你好,我也好」是多麼不容… 詳全文 >
「情緒勞動」的議題,30多年前就在美國被提出來。聯合心理諮商所督導陳舒儀表示,「情緒勞動」起初是從職場角度探討工作時不但要付出體力、腦力,還要付出「情緒」。比方說服務生,除了提供顧客需要的服… 詳全文 >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9日宣布,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至今已四度延長三級警戒至7月26日,還好7月27日降至二級,但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已經開始讓許多人有不同… 詳全文 >
自5/18進入三級警戒以來,全台學生都停課在家。兒福聯盟白麗芳執行長表示,兒盟於今年6/2至6/18調查七年級到高三兒少發現,有八成四以上兒少會感覺無聊,其中四成二總是覺得無聊;一半以上兒少… 詳全文 >
人類大腦非常厲害,會自動選擇喜好的事物來關注,過濾掉多餘資訊,當你的大腦啟動這個提醒器時,你的身體就會因腎上腺大量分泌,感到一股快感。透過不斷提醒自己重視的東西,並以書面寫下想完成的目標,你… 詳全文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Covid-19疫情造成的「大規模創傷」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還要嚴重。專家要來教你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的方法。這種創傷,就是一些醫學專業人士所說的後疫情壓力症候群,一種由Covi… 詳全文 >
疫情衝擊下,小孩的生活圈侷限在家中,對象只剩下父母,臺大醫院兒童發展評估及療育中心治療組長姜富美職能治療師表示,在家中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居家運動以及鼓勵小朋友獨立完成日常生活也可以訓練小朋友…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