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人瞭解腦部和生活之間的關係,保持精神、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基金會深入鄰里,首度以「里」為單位,舉辦腦知識展,由專業導覽志工以簡單的方式解說大腦和精神健康知識,進而促進提早發現精神疾病… 詳全文 >
每天一杯可可,能有效降低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為期8周的實驗中,飲用中量、高量的2組實驗對象在多項心智測驗上表現明顯優於低量組,且胰島素抗性與血壓也降低。 詳全文 >
為杜絕自殺風潮,繼「非開放性陳列」販售木炭政策之後,新北市政府8月1日起,規定以後所有大樓建照申請,每層樓均需附有電子監測系統,才可以核發執照。並且也與農委會協商,確定關於巴拉松農藥補助農民… 詳全文 >
七夕腳步接近,未成年學童的「情」事知多少?根據網路調查發現,國內10至15歲的學童,平均每4個就有1個孩童,曾有談戀愛經驗,而國中生比國小多1倍,但也有1成以上的孩子,曾與素未謀面的網友談起… 詳全文 >
睡眠品質不佳的原因有許多種,容易被輕忽的是原本即有心肺功能較差,或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非常容易因血氧濃度不足,而導致失眠睡不好,甚至呼吸困難等問題。醫師提醒,有以上病史與症… 詳全文 >
對一般人而言,和陌生人交談或溝通是件很平凡的事,但是對心智障礙的病友而言,卻常常因害怕互動、可能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而無法抒發內心感受。其實,藉由團體舞蹈的輔助治療,就能協助身心障礙病友放鬆… 詳全文 >
科技越進步,小心親子關係越疏離!根據調查,台北市學生在學期間,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的比例已達15%,且正值暫時脫離課業壓力的暑假期間,青少年更有機會沈溺於網路世界,用3C產品充當保母,可能讓親… 詳全文 >
多和大自然、溫暖陽光接觸,通常能讓人的情緒獲得抒發,愉悅心情。對許多精神障礙患者而言,走出室外、與社會接觸,增加和人群的互動,有助於改善症狀,但受到社會大眾的有色眼光,這個願望往往遙不可及。… 詳全文 >
一項在美國波士頓舉辦的「小兒科學術協會年會」所發表的研究指出,罹患慢性疾病、或是發展遲緩兒童,遭同儕霸凌、排擠,易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兒童心智科醫師表示,對於特殊兒童來說,家庭與學校都扮演很… 詳全文 >
此類孩子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及逐漸出現情緒上的波動不穩定,通常他們可以在幾個小時到幾天內由正常的情緒轉變到憂鬱、煩躁或焦慮的狀態,之後又恢復正常,他們的人際關係緊張而不穩定,對父母或朋友的態度…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