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忘記要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太過投入工作的結果,不只讓精神壓力過大,還可能危及身體健康,甚至導致過勞死,芬蘭最新研究發現,1日工作超過8小時,會增加40%罹患心臟病風險的機… 詳全文 >
自殺的背後有很多因素,常見包括經濟困難、感情困擾、親子不睦等,甚至久病厭世也佔一定比率。在癌症病人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4倍;像是肺癌、食道癌、肝癌與胰臟癌等預後較差的癌症病人也有較高的… 詳全文 >
自殺行為不是單一因素造成,但「失業」是非常明確的危險因子,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公布最新調查,其中失業族群與經濟壓力大者,包括情緒困擾或是自殺意念的比例均明顯提高,尤其40歲以上的失業者,自殺意念… 詳全文 >
職場兩樣情,新鮮人因經濟不景氣投履歷四處碰壁,職場年輕女強人卻因壓力過大,罹患自律神經失調,悍將變成病貓,甚至嚴重到必須離職接受治療。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包括手麻腳麻、暈眩或心悸,不容… 詳全文 >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預防自殺協會統計數據,聯合國在7日公開表示,全球死於自殺的人數每年高達100萬人,已超過了凶殺和戰爭所導致的死亡人數總和。聯合國發表的數據顯示,全球每40秒就有1… 詳全文 >
對這群小小學生來說,和父母分開,獨自到一個新奇又陌生的地方探險,等於生離死別般痛苦,讓家長們心有不捨。心理師表示,分離焦慮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但仍建議父母以適當的方式減輕小孩所承受的… 詳全文 >
精神疾病在過去常被污名化,被誤認為是一種家族道德缺陷或惡靈附身,使不少患者因延遲就醫而併發其他功能缺損。其實精神疾病是一種腦疾病,早期接受適當的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滿意度。臨床上的精神疾… 詳全文 >
開學將近一周,學童從放鬆、自由的暑假中重返節奏緊湊校園生活,面對各種壓力,難免感到煩躁與低落,精神科也見到家長帶著情緒不佳,或身體出現莫名疼痛的孩子前來就診,醫師建議多讓孩子運動,可提升正面… 詳全文 >
如果有人用生氣的口吻說:「你再做一次試試看!」您會怎麼做呢?當多數人會因為害怕被責罵而不敢行動,亞斯伯格症患者卻會依字面上的意思,照著要求再做一次動作。醫師表示,亞斯伯格症兒童常因語言無法和… 詳全文 >
壓力太大、工作太操勞,或是居住環境的影響,都會容易讓人睡不好,過去與失眠相關的病症,大部份都是精神憂鬱或是神經衰弱等疾病,然而,近日國外研究發現,睡眠出現失調或是有睡眠障礙的情形,有可能是阿…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