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長輩走失近1公里,幸運尋回!護理師反應敏銳,化解意外危機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長者走失事件也層出不窮,日前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有1名護理人員即時反應與敏銳觀察,成功避免可能的憾事發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醒,家屬與照顧者要正視長輩行為改變的蛛絲馬跡,若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常迷路等疑似失智症… 詳全文 >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長者走失事件也層出不窮,日前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有1名護理人員即時反應與敏銳觀察,成功避免可能的憾事發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醒,家屬與照顧者要正視長輩行為改變的蛛絲馬跡,若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常迷路等疑似失智症… 詳全文 >
第24屆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舞台劇導演黎煥雄以一曲〈阿茲海默〉入圍最佳作詞人獎,據瞭解,創作緣起是因本身帶有阿茲海默的遺傳基因,恐懼未來病症發作時會遺忘親密的家人。衛生署署立台中醫院神經內科… 詳全文 >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患者增加,不過糖尿病足潰瘍卻是傷口難癒合的主因之一。馬錦明醫師指出,高壓氧治療可加速急性及慢性傷口的癒合,大幅降低病人截肢手術的比率,不只對糖尿病足… 詳全文 >
慢性咳嗽是常見的老人疾病,一咳就忍不住用力,不過臨床上因骨質疏鬆咳到肋骨骨折的案例屢見不鮮。陳俊明中醫師表示,老年人普遍有腎虛體質,若要預防咳嗽咳到骨折,不妨先補腎延緩骨質流失。 詳全文 >
時序進入夏天,老人家還是不斷「酷酷嗽」?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方建喨表示,天氣冷暖變化大時,本來就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引發陣陣咳嗽,不過也有些老年人因體質問題,引發內傷性咳嗽,除了需視… 詳全文 >
心血管疾病是常見的老人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血液循環受阻、血壓升高,隨時會奪人性命。童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昱景表示,老年人因生理功能退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年輕人高,建議養成規律運動… 詳全文 >
為了遠離「心病」的威脅,現代人喜歡吃「魚油」做保健,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協同主任蔡玲貞營養師表示,這僅對三酸甘油脂過高的民眾有益,但對於壞膽固醇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沒有直接裨益。 詳全文 >
美國德州裡契蘭泉有一位老太太坎特瑞爾(Pearl Cantrell)已經105歲了,但看起來還是很年輕,她長壽的秘訣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那就是培根。她說自己可以活到這麼長壽,最關鍵的就是每天… 詳全文 >
乳癌不是年輕女性的專利!調查發現,國內女性罹患乳癌呈「M」型變化,除罹患年齡層下降,也有90歲老太太罹患乳癌。醫師指出,老年乳癌患者常會因為擔心病痛折磨、害怕手術不順利,而拒絕治療,但若延誤… 詳全文 >
「憂鬱」不僅是「心病」,醫學研究已證實憂鬱症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苗栗大千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黃一律表示,讓人感覺心煩、憂鬱的原因很多,除了調整生活型態、放鬆心情之外,平時也透過安… 詳全文 >
腹部肥胖不僅是外型的考量,女性在特定時期好發的腹部肥胖更透露出健康危機。國內外研究調查顯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腹部肥胖比率遠超過男性,堆積在腹部的脂肪,不僅會影響身體代謝功能,還會升高三酸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