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也不是沒有風險!在高強度運動場上,偶爾會碰到運動員突發性心跳停止,甚至在醫院急診,也會接到運動時猝死而送來急救的民眾。那麼,運動時發生心因性猝死的機會有多高呢?該如何避免… 詳全文 >
-
粗壯的大腿不但讓你跟短褲、短裙無緣;每次坐下滿溢椅面的鬆垮大腿肉,更是讓你又羞又窘?到底想要剷除肥厚的馬鞍肉該怎麼做才對呢?國際級健身教練Annie老師表示,其實只要選對方法,適度鍛鍊大腿內… 詳全文 >
-
如同前面所述,絕大部分的肥胖都是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結果,例如吃得太多又動得太少等等。故這一節講述的便是針對肥胖的成因克服肥胖的一些基本想法,內容含括了飲食面和運動面。造成肥胖的最大原因,首… 詳全文 >
-
運動貼紮在運動領域相當盛行,藉由貼紮,可以支撐受傷部位,加速受傷的癒合 ; 早期進行貼紮,也能讓運動員儘早回到訓練或競技場上。但糖尿病人運動受傷後,能不能進行貼紮?理論上是可以的。但要特別注… 詳全文 >
-
提到行動力,絕大多數人想到是要多保護膝關節,卻忘了髖關節的保養也很重要,如果發生退化或發炎病況太嚴重,會使骨頭壞死和骨折致死風險也大幅提升。對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鄧奕廷建議… 詳全文 >
-
不知從哪聽過這麼一個說法「生理期怎麼吃都不會胖」、是真是假?趕緊請專家來解答,否則如果是假的,那照著做的女孩們該有多虧啊~ 詳全文 >
-
身體不會說話,所以它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讓你知道哪部位出了問題,像是發燒或疼痛都是,但你知道,其實情緒莫名的煩躁和低落、焦慮、失眠也是種警訊嗎?執業20年的精神科醫生Julie Holland表… 詳全文 >
-
其實肌肉每個人都有,只是明顯或不明顯而已。每天都有不少女孩詢問我到底應該怎麼鍛鍊才能練出那些明顯的線條,但是又不要變成金剛芭比?首先我還是要告訴大家,女生因為先天的體脂肪較高,所以要變成金剛… 詳全文 >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頭痛一次。頭痛可能是由許多事情引起的, 包括炎症,鼻竇感染或遺傳。 詳全文 >
-
講到生活習慣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等慢性病或文明病),糖尿病是最常被拿出探討的代表性疾病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所講的糖尿病,並不是上述❶∼❹類型糖尿病的通稱,而是單指第二型糖… 詳全文 >
-
運動對生理心理都大有幫助,對孕婦來說,荷爾蒙及胎兒生長所造成的生理變化都會造成身體負擔,透過適當的運動,能提升體能、強化肌力、降低妊娠併發症發生機會、幫助順產,好處多多。 詳全文 >
-
「少動」似乎是現代幼兒所面臨的「文明症」之一。在台灣,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 23.9%(與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相比較)。「少動」的問題不僅引起健康方面的隱憂,也可能對幼兒的感覺… 詳全文 >
-
便便嗯不出來,相信是許多孕媽咪頭痛的問題。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宥成提到,不用過於擔心便祕問題,可先改變生活習慣,像是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若情況嚴重,醫師也會適時給予藥劑緩解。劉宥成… 詳全文 >
-
台北市北投區吉慶里辦公處於今年3月為社區長者進行衰弱篩檢時,發現有半數以上(55.5%)長者處於衰弱前期,高於台灣社區65歲以上長者平均衰弱前期比率(41.5%)甚多。為避免社區長者健康狀況… 詳全文 >
-
為了扭轉生活,用了兩年的時間才真的將運動融入生活當中,朋友都賭她3個月就會放棄,回歸夜生活,但她不僅沒有放棄,還成功改造自己的形象,王麗雅笑說:「我現在做的一切已經變的和運動有關,大家看到我…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