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與高血壓關係密切,是常見的疾病。糖尿病症狀上的表現為多尿、乏力、睏倦等特徵性改變為主,合併高血壓症狀時,可能會出現臥位高血壓與直立性低血壓並行之狀況,隨著症狀的加重,可能出現水腫情形,… 詳全文 >
-
手足麻木,又稱為四肢麻木,指手足感覺器官障礙,中醫解釋為:麻,肌膚蟻走感,或如觸電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氣血俱虛,經脈失於濡養,或氣血凝滯,經絡失暢,或寒濕痰瘀留阻脈絡所致。 詳全文 >
-
肥胖,指人體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脂肪過多,顯著超過正常人的一般平均量時稱為肥胖。貯於皮下的脂肪約占脂肪總量的50%。任何年齡均可發生肥胖,以中年人多見,且女性多於男性。 詳全文 >
-
酒精性肝病是長期酗酒所致酒精中毒性肝臟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類和酒精性肝硬化,此三者常混合存在。肝病的發生與飲酒時間長短、飲量多少及營養狀態優劣呈正相關。 詳全文 >
-
【查症狀】呼吸困難 詳全文 >
-
【查症狀】關節腫大 詳全文 >
-
【查症狀】生理性肥胖 詳全文 >
-
【查症狀】生長激素分泌過少 詳全文 >
-
【查症狀】下身肥胖 詳全文 >
-
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大腸癌連續多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過去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但近年臨床明顯觀察到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昱廷醫師表示,大腸癌初期多無明顯症狀,… 詳全文 >
-
想減重,卻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嗎?有人嘗試過節食、運動甚至上網找偏方,但效果不彰、體重又容易反彈。為了幫助更多民眾擺脫「減重路上的孤單與困境」,讓減重更精準,新營醫院家醫科特設「專業減重門診」… 詳全文 >
-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與肥胖率高達50.3%;在25至39歲的年輕族群中,長期外食、久坐與壓力型生活方式,導致體脂肪偏高與代謝風險逐漸浮現。全台已有近1/4成… 詳全文 >
-
9月1日即將開學,但是,不少家長發現孩子不但沒有長高,竟然還變肥胖了!兒科周祐羽醫師表示,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多出現在夜間深層睡眠時段,若孩子長期晚睡、熬夜,將直接影響生長的表現。隨著開學將近… 詳全文 >
-
青春期男性因為肥胖,脂肪細胞會促使男性荷爾蒙轉化為女性荷爾蒙,進而刺激乳腺組織增生,造成男性女乳症的發生。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張雲傑醫師建議,家長幫孩子準備餐食時,應該減少油炸與含糖食物、增加… 詳全文 >
-
有的人抱有「年輕人代謝好,健康沒有問題」迷思,事實上,年輕不等於健康,許多代謝警訊其實早已悄悄浮現。林美秀醫師提醒,根據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統計,針對近年受檢的30歲以下族群數據分析,年輕男性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