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10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公佈,結果發現排名次序與101年差不多,僅肺炎和糖尿病對調,糖尿病躍升一個名次,整體排名第4,整體死亡人數增加幅度約1.7%,游能俊醫師認為,此與國人平均壽命延長…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可以吃冰嗎?炎炎夏日,來一碗透心涼的挫冰,是最當令的消暑點心,只是市售挫冰常常添加大量糖水,讓糖尿病患不敢放心大快朵頤,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黃金環建議,選擇愛玉、山粉圓等低糖、低熱量的… 詳全文 >
-
復健科門中,五十肩是常見病灶。復健科醫師曾清祥指出,五十肩又稱「冰凍肩」,症狀包括:肩關節長期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加上復原緩慢,治療期間往往會使患者感到挫折,甚至反使症狀加劇,建議可用「毛… 詳全文 >
-
胖不是福,特別是兒童肥胖容易增加罹患高血壓發生的風險。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減重專科醫師祝年豐表示,高血壓不是中老年族群的專利,除了肥胖外,食物吃太鹹也會增加血壓升高的危險,建議平日應減少鈉鹽… 詳全文 >
-
這些研究也顯示了另一項事實,在這些糖尿病少見的國家裡,人們並未遵循所謂的糖尿病飲食法,他們並未避免碳水化合物,而且每天都吃澱粉類食物,在亞洲和非洲,稻米和其他穀類以及根莖類蔬菜,都是每日的主… 詳全文 >
-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目前糖尿病的診斷主要參考以下4個數值:包括「空腹血糖」超過 126mg/dl 或「飯後血糖」超過200mg/dl 或「醣化血紅素」超過6.5%,或「有高血糖… 詳全文 >
-
癌症病患、糖尿病、腎臟病、中風、手術前後,通常醫師會建議這5類病患,除了正常的飲食習慣,再另外搭配特殊營養品。專家特殊營養食品中的營養配方,主要依對象所需,進行營養均衡或是營養素的調整,這些… 詳全文 >
-
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暨耳鼻喉科醫師李清池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族群的好發疾病,若不早期發現治療,很容易有死亡風險。但最新臨床研究卻發現,心肌梗塞病患,若有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在半年內… 詳全文 >
-
「三高」控制不佳、飲食和用藥習慣不佳是主因,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若沒有積極控制與治療,再加上生活飲食和用藥習慣不佳,幾乎都會造成腎臟損傷,進而演變成慢性腎臟病。 詳全文 >
-
糖尿病是影響視力健康的隱形殺手,不僅失明風險為一般人25倍,更有1/3患者會造成視網膜病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主治醫師江立峰提醒,糖尿病患在確診後,應立即接受視網膜眼底檢查,後續每年定… 詳全文 >
-
「五月五、慶端午」,慢性病友想吃粽,卻不知該如何才能吃出健康?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胡芳晴建議,慢性病友粽子可以吃,但應掌握「淺嚐即止」原則,1天最好1顆,且要熟記「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吃… 詳全文 >
-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肥胖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指出,端午節將屆,民眾在品嚐鮮美食粽子時,千萬要注意控制熱量與份量,否則容易肥胖上身。1名30多歲熟齡女子,每天早、晚各吃1顆粽子,短短… 詳全文 >
-
端午節將屆,飄香四溢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不過,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邱郁雯提醒,傳統粽子多屬高油脂、高熱量及缺乏纖維質的食物,市售1顆粽子熱量約600大卡左右,等同2碗飯熱量,而自己動手D… 詳全文 >
-
喝咖啡不僅可以提神,還可以幫助降低糖尿病風險。根據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適度飲用咖啡,不僅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對於降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發生的風險也有不錯的效果。 詳全文 >
-
因為這個錯誤認知,讓大家以為醣類是很重要的養分而大量攝取。幸好酮體的分子比脂肪酸小,可以順利通過血腦障壁,有效作為腦部的能量來源。只要持續限醣飲食法,身體會懂得如何妥善運用酮體。對腦部來說,…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