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被稱為「神醫」的人,他們都因為神乎其技的醫術而備受尊敬。地方上的名醫藉由觸摸腹部、觀察血液,發現盲腸破裂;經驗老道的內科醫生會聽患者講話,從中獲得資訊,再從家人的情況、整… 詳全文 >
-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有6成5糖尿病患血糖未能妥善控制,恐面臨節肢命運。呼籲糖尿病患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足部檢查,並且每天「顧足」,再把抽菸習慣戒除,最重要的是仔細監控血糖、血壓、血脂,避免病情… 詳全文 >
-
什麼樣的人會得糖尿病?各位是不是覺得糖尿病是「肥胖者」專屬的疾病呢? 糖尿病追蹤調查顯示,日本糖尿病患者的BMI高峰集中在22.5~23.0之間。很驚訝的是,這些人一點也不胖,甚至幾乎是標準… 詳全文 >
-
很多醫生其實也都知道,對這樣的患者做治療,只是增加他們的痛苦。尤其是抗癌劑,連我熟識的醫生也認為「最好不要做」,還說:「做放射線治療,還有康復的可能性,抗癌劑卻只會讓患者因為副作用而痛苦。」 詳全文 >
-
罹患乾癬症,除了痛、癢難耐,還要小心潛藏的危「癬」,因中重度乾癬患者患心肌梗塞的風險,比一般人高3倍,且醫師提醒,除了易患心肌梗塞,乾癬患者罹患肥胖、高血壓、心臟衰竭、糖尿病的機率也是正常人…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者有很高的視網膜病變風險,但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2012年統計顯示,目前全國糖尿病患者中,竟有2/3糖尿病患未做眼底檢查,易錯過雷射治療預防視力受損,深陷失明危機而不自知,國建署呼籲糖… 詳全文 >
-
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院長、糖尿病健康e院院長杜思德指出,彰基本院已照護當地約1萬7千多名病患,其中卻有部分病患因怕痛、擔心打胰島素會失明或得腎病,遲遲不願接受治療,正因為「胰島素」是有效控… 詳全文 >
-
1名40歲的糖尿病友順子,在28歲剛確診時,曾因為恐懼打胰島素而遍尋密醫偏方,從土芭樂、尿療法、一瓶上萬元的「曙光藥」都嘗試過,家人幾乎散盡家財,花過不少冤枉錢,整整10個月卻不見任何成效。… 詳全文 >
-
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李奕德醫師提醒表示,長途旅遊最怕塞車,無法定時吃食物,建議有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在車內放置一些糖類食物或零食,如果錯過一餐,必需立即吃15 克的糖,相當於3~5顆方糖;或是… 詳全文 >
-
一位12歲正準備升上國一的男童,入學前接受體檢驗尿時,醫師赫見尿糖指數飆升,經過問診後才得知,在受測前不久,男童吃了一大碗「非常甜」的剉冰,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林兆啟指出,體檢驗尿前應禁吃… 詳全文 >
-
老人用藥量是一般人的5倍,避免藥與藥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是當務之急。醫師教你幫爸媽做好藥單管理,避免因吃A、B藥物產生副作用,又吃C、D藥物來治療,結果產生更多問題,陷入藥愈吃愈多的循環窘境! … 詳全文 >
-
手搖飲料、罐裝飲料甜滋滋,有人覺得喝起來連心裡感覺都甜了,有「療癒」效果,尤其是有些不喜歡喝水的人,可能每天都要喝飲料,但含糖飲料除了讓人肥胖,還會提高飲用者患高血壓、糖尿病機率,美國一份最… 詳全文 >
-
糖尿病好發於40歲以上中年人,在近年來更有年齡層逐漸下降的趨勢,顯示出預防糖尿病已經是普羅大眾都要關心的保健議題。在養生食療方面專研甚深的香港導演嚴浩,在與民眾長期互動分享食療偏方中,提出了… 詳全文 >
-
糖尿病婦女能懷孕媽?平安生下健康寶寶是所有媽媽的心願,但糖尿病患者容易因懷孕產生血糖波動,在懷孕過程中發生併發症,影響母體本身和胎兒的健康,因而放棄治療,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 詳全文 >
-
愛吃甜食嗎?小心除了熱量和脂肪囤積造成肥胖之外,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當心長期暴露於高血糖的情況下,會加速骨質流失、骨頭脆化,增加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風險。嘉義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花士哲提醒民…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