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用藥量是一般人的5倍,避免藥與藥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是當務之急。醫師教你幫爸媽做好藥單管理,避免因吃A、B藥物產生副作用,又吃C、D藥物來治療,結果產生更多問題,陷入藥愈吃愈多的循環窘境! … 詳全文 >
-
手搖飲料、罐裝飲料甜滋滋,有人覺得喝起來連心裡感覺都甜了,有「療癒」效果,尤其是有些不喜歡喝水的人,可能每天都要喝飲料,但含糖飲料除了讓人肥胖,還會提高飲用者患高血壓、糖尿病機率,美國一份最… 詳全文 >
-
糖尿病好發於40歲以上中年人,在近年來更有年齡層逐漸下降的趨勢,顯示出預防糖尿病已經是普羅大眾都要關心的保健議題。在養生食療方面專研甚深的香港導演嚴浩,在與民眾長期互動分享食療偏方中,提出了… 詳全文 >
-
糖尿病婦女能懷孕媽?平安生下健康寶寶是所有媽媽的心願,但糖尿病患者容易因懷孕產生血糖波動,在懷孕過程中發生併發症,影響母體本身和胎兒的健康,因而放棄治療,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 詳全文 >
-
愛吃甜食嗎?小心除了熱量和脂肪囤積造成肥胖之外,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當心長期暴露於高血糖的情況下,會加速骨質流失、骨頭脆化,增加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風險。嘉義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花士哲提醒民… 詳全文 >
-
新鮮水果中含有天然果糖、多種營養礦物質維生素,不但養顏美容,近來甚至有研究發現新鮮水果,特別是每天攝取藍莓、葡萄、蘋果這些水果,有助於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達26%,推測應為水果中的花青素、多… 詳全文 >
-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緊盯血糖變化的原因之一,就是避免足部傷口潰爛,甚至淪為截肢的命運。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正修表示,糖尿病人一生當中,約25%會發生足部潰瘍,主因是長期血… 詳全文 >
-
「病從口入」是糖尿病友最大隱憂,特別是秋節前後,月餅、烤肉等美食當前,更是大家討論話題。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周碩渠指出,一般市售月餅,或是鳳梨酥約300至1000大卡,超過1碗飯熱量,… 詳全文 >
-
老人照護門診中,糖尿病引起的神經性病變是常見病灶。成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林宙晴醫師指出,1名居住台南的70歲洗腎男性,因患有糖尿病,四肢末端輕微麻木已經有多年,詎料,近日下肢腫脹無力,卻無法站… 詳全文 >
-
在台灣平均每56分鐘,就有1人因肺炎而死亡,其中糖尿病患更是肺炎感染的高危險族群之一。由於有超過7成糖尿病患者,沒有針對肺炎採取預防行動,僅1成有注射疫苗,因此,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古世… 詳全文 >
-
萬疾胖為首,百病胖為先!署立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蘇彥豪指出,居住新北市的21歲何姓男子,半年前體重超過143公斤,在家人的支持下到雙和醫院進行減重手術,現在體重已經降到104.4公斤,B… 詳全文 >
-
乾癬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積極治療,造成憂鬱自殺高風險出現。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指出,乾癬如同糖尿病、高血壓,接受適當的治療後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建議患者應透… 詳全文 >
-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表示,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多屬病情最嚴重的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尿毒症)需要洗腎。配合低蛋白飲食及酮酸胺基酸營養劑,能有效降低血液中尿素氮的值,延緩洗腎的時間… 詳全文 >
-
台灣洗腎發生率高居世界第1位,平均每1.2小時,就有1名新增洗腎患者,推估慢性腎臟病第3期至第5期病人,更高達115萬人,超越糖尿病的百萬人口,儼然成為新國病。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江守山醫師指… 詳全文 >
-
女性出現月經不順、青春痘冒不停、發胖,甚至不孕,別趕著去看婦科或中醫調理身體,因為以上症狀有可能是胰島素阻抗引起的多囊性卵巢所造成。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多囊性卵巢可被視為新一代…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