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媽們還在對家中的低頭族少男少女感到無奈、不知如何勸導起嗎?美國時代雜誌報導指出,是時候該更關心孩子們的手機使用行為了,研究顯示,孩子長時間沉浸在手機裡的數位世界,將會影響心理健康。 詳全文 >
-
中藥對於失智患者的憂鬱症狀有甚麼療效呢?由工藤千秋醫師領導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表於日本老年精神醫學會的官方雜誌的論文指出,在服用抗失智症西藥愛憶欣之外,另外服用中藥複方… 詳全文 >
-
冬天天氣濕又冷,心情很鬱卒?國外研究發現,午間的光照治療能減緩憂鬱症、增進日常生活功能,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精神科醫師劉嘉逸也建議,天冷的時候,不妨跟著陽光走,到戶外曬曬太陽,也能輕鬆擁… 詳全文 >
-
吃過起司後,很少人能不被它擄獲心神,香濃滑順的口感總是讓人一試成主顧,可惜的是起司總是會跟「肥胖」、「罪惡感」劃上等號,讓人對它又愛又恨,不過,如果告訴你起司其實算是健康食品,你相信嗎? 詳全文 >
-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日前刊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採用素食飲食(vegetari… 詳全文 >
-
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發現,設計用來治療失眠(insomnia)的療法,亦有機會減低患者的偏執與幻覺症狀,並改善患者的憂鬱及焦慮症狀。 詳全文 >
-
如果家中高齡長者的記憶力越來越差、老是忘東忘西,是真的「失智」或「假性失智」?若能仔細分辨,其實某些非退化疾病因素造成認知功能的衰退現象,在經過治療之後,是可以恢復的。 詳全文 >
-
隨目前人口老化增加,長期照顧的需求會愈來愈高,政府的長照2.0的推動主要是要將過去長照的服務更精緻化及擴大範圍,包括失智症的族群等長照需求的對象,進而要落實社區照顧。 詳全文 >
-
《The Lancet Psychiatry》日前刊登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回顧性研究(review article),研究團隊表示,以K他命(ketamine)作為憂鬱症狀的長期治療,其安全… 詳全文 >
-
由於情緒無法量化,過去所使用的焦慮量表、憂慮量表都是在關注不好的地方,無助於改善情緒與轉化想法。 那要如何有效的協助人們擺脫憂鬱呢?根據我多年前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習的心得,加上臨床經驗,我… 詳全文 >
-
體型胖胖的人,個性總是比較樂觀?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發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呼籲家長重視孩子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教育,避免幼年肥胖可能對身心帶來的不利影響。 詳全文 >
-
日常生活的安排,關係著焦慮患者的心識聚焦處。如果漫無目標的散漫生活,例如某些休學者、待業者、家管、或退休族群,沒有特定需要完成的工作,一天中空白時間漫長,大腦無所專注時,便會像野馬漫無標的,… 詳全文 >
-
根據董氏基金會保守估計,台灣約有100萬人罹患憂鬱症,相當於平均每10位成人就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想要擺脫憂鬱情緒糾纏該怎麼做?專家表示,民眾不妨可嘗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譬如,新形態的抱… 詳全文 >
-
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別人的期待太多、太難,甚至太不合理。這樣的狀態其實是完形治療學派當中的「內攝」(introjection)作用。先前提到的投射是指個人將自己不喜歡的部分丟到外界,內… 詳全文 >
-
不少民眾從小到大,多少都曾有過被師長糾正姿勢的經驗,但你知道嗎?維持良好的姿態,除了有助防止駝背,使人看來更有精神外,國外近期研究更發現,養成正確的姿勢,對於改善憂鬱、焦慮情緒也有一定益處!…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