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腎功能不好也會引發「腎性貧血」!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郭克林醫師表示,釋放紅血球生成素是腎臟的功能之一,若腎臟功能衰退,紅血球生成素不足,就容易導致「貧血」,腎性貧血無法自癒… 詳全文 >
-
對於罹患慢性病的腎臟病患來說,大骨湯熬製,或是使用多種中藥合製湯底的火鍋,更是健康地雷。如何聰明健康吃鍋,營養師有以下撇步分享,不妨趕快學起來。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暨膳食部組長陳美櫻營養師表示… 詳全文 >
-
台大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指出,台灣目前洗腎患者約7萬5000多人,世界排名第1。根據最新調查發現,高度憂鬱症狀,不僅提高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初次住院風險至1.59倍,更會加速病情惡化至末期… 詳全文 >
-
平時喜歡吃餅乾、洋芋片零食的人,或是愛吃火鍋配料的人要小心「磷」攝取過量!日常飲食中攝取過量的磷,長期下來恐使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大幅攀升。國外甚至以 「另類反式脂肪」來形容…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營養科李佩霓營養師指出,冬日吃火鍋其實可以聰明吃,若能拿捏份量、掌握飲食小技巧,就可以減少熱量及油脂的攝取,例如選擇吃健康小火鍋,有菜、有肉、有飯,份量剛好,熱量就不會過高… 詳全文 >
-
部立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周碩渠指出,中秋節連續假期即將到來,對於國內超過200萬的慢性腎臟病友而言,如何控制飲食吃出健康,儼然是患者與家屬共同關心的課題。醫師建議,面對美食佳餚,應謹記「4… 詳全文 >
-
高血壓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長期血壓控制不良,也會導致慢性腎臟病發生,這是因心臟輸出的血流有高達二○%到二五%的血液量,是供應給僅占○.五%體重的腎臟使用,是人體血流… 詳全文 >
-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指出,國內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有4至6成沒有控制好糖化血色素、血壓及低密度膽固醇,甚至未做腎功能檢查,還有輕忽眼底及足部檢查。醫師指出,糖尿病預防控制血糖很重要,除了… 詳全文 >
-
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宜鈞醫師表示,國內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為11%,而C型肝炎的盛行率則為2%-6%,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9千多名慢性C型肝炎患者及3萬7千多名非C型肝炎患者… 詳全文 >
-
在腎臟內科門診中,水腫是常見症狀;臨床上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水腫,基本上,前者與腎臟較無關連,但全身性水腫,就有可能腎臟出現問題。特別是慢性腎臟病雖然症狀不典型,較難早期發現,但民眾若發現自己… 詳全文 >
-
台灣洗腎發生率高居世界第1位,平均每1.2小時,就有1名新增洗腎患者,推估慢性腎臟病第3期至第5期病人,更高達115萬人,超越糖尿病的百萬人口,儼然成為新國病。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江守山醫師指… 詳全文 >
-
台灣是全世界洗腎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目前洗腎人數高達7萬多人,飽受尿毒症威脅。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王子南指出表示,洗腎病友在飲食照護上,主要是控制蛋白質攝取,以及適量水分攝取;建議患者飲食要控… 詳全文 >
-
活動主題:社區醫療巡迴講座『慢性腎臟病防治』 活動時間:1/22(二)上午9:00~10:00 活動地點:大樹龍目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大樹區龍目里龍目路76號) 詳全文 >
-
腎臟與肝臟都屬於沈默的器官,很多人直到腎功能快要衰竭,才有明顯的症狀。醫師指出,在台灣約有200多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卻不自知。隨著年紀漸長,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壓宿疾的患… 詳全文 >
-
中秋節將至,醫師提醒有慢性腎臟病的民眾,吃月餅時要注意,標榜養生的堅果類月餅,或是含有蛋黃、桂圓、香菇、魯肉等月餅,因磷鉀量普遍偏高,宜少吃;另烤肉時也應注意食材的選擇,尤其醬料含鹽量應少,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