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到慢性腎臟病,大家覺得最常見的症狀是什麼?腰痛?血尿?小便起泡?其實都不是! 慢性腎臟病指的是,腎臟因為受到種種疾病或腎毒性物質的影響,導致腎臟正常生理功能的喪失;當慢性腎臟病進展到相當… 詳全文 >
-
在現代醫學中,左右兩顆腎臟所肩負的任務,包括排除體内產生的各種毒素、以及排除過多的水份、鹽份,以調節體內的環境,維持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因此,醫師常會以毒素在體內是否有累積的情形,換算出腎臟… 詳全文 >
-
五十八歲的孫媽媽在三年前因為視線突然模糊,到醫院檢查發現高血壓早已纏身多年,卻因未及時就醫控制,連腎功能都遭受到破壞。最近她突然感到噁心想吐、疲倦、水腫,經檢查發現是高磷血症,原來是中秋節快… 詳全文 >
-
一名即將成為百歲人瑞的老太太,五、六年前開始頭暈、疲倦、站不穩,家人以為只是老化緣故,一開始不以為意,但不幸的是她在浴室跌倒,摔斷大腿骨,就醫檢查後發現腎功能異常,嚴重貧血。 詳全文 >
-
40多歲的工程師林先生,有腎臟病家族病史,10年前診斷罹患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但未有效改善生活習慣。近兩個月漸漸覺得容易疲倦、噁心、胃口不好,且皮膚癢,生活及工作大受影響。來到台北慈濟… 詳全文 >
-
磷離子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營養素,但由於磷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廣,因此一般情形很少有缺乏之可能。成人每日攝入的磷約為0.8~1.5g,經由小腸上皮細胞吸收,接著在主要存在骨頭之中。過多的磷則70%… 詳全文 >
-
今年虛歲100歲的張阿嬤,6年多前不明原因老覺得頭暈、疲倦、心臟亂跳,連站立起身時都站不穩。女兒陳女士原以為張阿嬷只是因為年邁虛弱導致,直到阿嬤一次不慎在浴室跌倒,摔裂了大腿骨。就醫檢查才發… 詳全文 >
-
左手一包洋芋片、右手一包肉干,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但你知道嗎,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吃進過多鹽了!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中,有網友提問:「吃太鹹會洗腎?」營養師蘇妍臣表示,已經罹患慢… 詳全文 >
-
60多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因為藥物未按時服用,加上不忌口,血糖控制情況一直不太理想。有一次感冒發燒後,因愈來愈喘、食慾愈來愈差,至醫院求診。成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 詳全文 >
-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腎功能不好也會引發「腎性貧血」!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郭克林醫師表示,釋放紅血球生成素是腎臟的功能之一,若腎臟功能衰退,紅血球生成素不足,就容易導致「貧血」,腎性貧血無法自癒… 詳全文 >
-
對於罹患慢性病的腎臟病患來說,大骨湯熬製,或是使用多種中藥合製湯底的火鍋,更是健康地雷。如何聰明健康吃鍋,營養師有以下撇步分享,不妨趕快學起來。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暨膳食部組長陳美櫻營養師表示… 詳全文 >
-
台大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指出,台灣目前洗腎患者約7萬5000多人,世界排名第1。根據最新調查發現,高度憂鬱症狀,不僅提高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初次住院風險至1.59倍,更會加速病情惡化至末期… 詳全文 >
-
平時喜歡吃餅乾、洋芋片零食的人,或是愛吃火鍋配料的人要小心「磷」攝取過量!日常飲食中攝取過量的磷,長期下來恐使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大幅攀升。國外甚至以 「另類反式脂肪」來形容…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營養科李佩霓營養師指出,冬日吃火鍋其實可以聰明吃,若能拿捏份量、掌握飲食小技巧,就可以減少熱量及油脂的攝取,例如選擇吃健康小火鍋,有菜、有肉、有飯,份量剛好,熱量就不會過高… 詳全文 >
-
部立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周碩渠指出,中秋節連續假期即將到來,對於國內超過200萬的慢性腎臟病友而言,如何控制飲食吃出健康,儼然是患者與家屬共同關心的課題。醫師建議,面對美食佳餚,應謹記「4…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