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跟肝脏一样都是“沉默器官”,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到患者出现脸色苍白、身体虚弱、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大多已进入肾脏病末期。医生提醒,早期预防与治疗很重要,唯有注意肾脏健康,才是避免肾脏末期尿毒症的产生。
台湾新北市1名40多岁的工程师林先生,有肾脏病家族病史,10年前诊断罹患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第3期,但未有效改善生活习惯。近2个月渐渐觉得容易疲倦、恶心、胃口不好,且皮肤痒,生活及工作大受影响。
患者诊断为肌酸酐 进行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
患者后来到台北慈济医院抽血检查,发现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10.4 mg/dl,已达肾脏病末期,泌尿科游智钦医生为林先生做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手术,让林先生重拾“肾”利人生。
游智钦医生表示,肾脏是体内的“过滤器”,负责过滤血液、清除老旧废物,并制造尿液、保持体内水分平衡。血清肌酸酐主要是藉由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来排泄体外,因此可以透过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及血液中肌酸酐浓度的变化,来评估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
一般血清肌酸酐正常值,男性介于0.7至1.5 mg/dl,女性则是0.5至1.2 mg/dl之间。林先生的血清肌酸酐已达10.4mg/dl,估计肾丝球过滤率8.6 ml/min/1.73m2。医学上,将慢性肾脏病病程分为5期,当估计肾丝球过滤率小于15 ml/min/1.73m2时,进入慢性肾脏病第5期(末期),表示肾脏功能已衰竭,需要做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