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臟疾病位列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第10名,長期高血壓、糖尿病、腎絲球腎炎、腎毒性藥物等,皆可能導致末期腎臟病,進而需要透析。目前除血液透析外,腹膜透析是居家透析普遍使用的方式。臺大醫院綜合… 詳全文 >
-
台灣洗腎人口居全球第一,且每年罹病人數持續增加。為提升腎臟病照護品質,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透過引進雲端監控系統、智能化透析管理系統等多樣化的服務提升腹膜透析品質,今(13)日榮獲醫策會頒發「腎… 詳全文 >
-
潛伏結核感染若不處理,未來可能會演變成肺結核!衛福部新營醫院胸腔內科汪政德醫師表示,若您為潛伏結核感染之風險族群,比如:藥癮者、末期腎疾病需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者、糖尿病病人、60歲以上慢性…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超過三年,病毒雖然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同時也催化遠距與居家醫療照護的發展。台灣透析人口密度高居全球之冠,加上高齡社會的到來,使用透析人數將突破10萬大關。雙和醫院程毅… 詳全文 >
-
臺灣約有12%的民眾罹患慢性腎臟病,其中最嚴重的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接受透析的人數超過9萬人。臺北榮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林志慶主任研究發現,低能量遠紅外線能有效緩解長期腹膜透析造成的嚴重併發症… 詳全文 >
-
乍聽到罹患「腎衰竭」,一般人都會相當害怕,尤其擔心可能需要洗腎。醫師表示,急性腎衰竭與慢性腎衰竭有些不同,急性腎衰竭只要於早期診斷出病因,並快速解決,腎臟功能有機會回復或脫離腹膜透析。亞洲大… 詳全文 >
-
慢性腎臟病當中,最為嚴重的末期腎藏病人,往往仰賴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然而,依賴透析療法生活品質不佳,而且可能出現血液感染、廔管阻塞,腹膜炎等併發症。腎衰竭病友平均10年存活率約5成,臺大醫院… 詳全文 >
-
根據2017台灣腎病年報,台灣每年進行透析治療人口近八萬人,這群末期腎臟病患者在被告知需要開始進行透析治療時,往往因為對於透析的不了解而感到徬徨與無助,到底哪一種透析方式最適合自己呢? 詳全文 >
-
台灣在2015年末期腎臟病盛行率與透析盛行率皆高居世界第一,且依據健保署統計目前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多人。運動有益健康,腎友應該多運動!唐德成醫師表示,腹膜透析治療較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給予…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資料,台灣洗腎人口突破8萬人,健保支出年年升高。成大醫院腎臟科主任宋俊明醫師認為,若患者能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不僅可以維持生活品質,也能讓醫療資源更妥善地被運用… 詳全文 >
-
根據臨床統計,平均每2位新增加的洗腎患者當中,即有1位是糖尿病患者,值得重視!壢新醫院腎臟科林盈光主任表示,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各有優缺點,並沒有哪一種特別好,最重要的是適合患者的生活型態與需… 詳全文 >
-
洗腎,在別人眼中似乎是人生的句點,但是,自5歲即開始洗腎,迄今已經10年,就讀高中的蘇霈涵,卻是以樂觀自信的態度,展現在大家面前,她無懼橫逆,每天抱持「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一起面對,一起… 詳全文 >
-
從5歲就開始接受透析治療的少女蘇霈涵,現在已經是15歲的高中學生了,在洗腎的這一段辛苦的過程中,幸好有家人的陪伴打氣,加上自己堅毅不撓的精神,以及樂觀進取的態度,即使因為腎病而受到諸多限制,… 詳全文 >
-
在門診時常在跟末期腎臟變的病患討論腎臟替代療法時會被病人問到:**「醫生,拜託你開藥給我讓我不要洗腎,若是要洗腎,我就不要活了!」**,接下來的診間就會瀰漫在絕望和悲傷的氛圍中。害怕與不安來… 詳全文 >
-
40多歲的工程師林先生,有腎臟病家族病史,10年前診斷罹患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但未有效改善生活習慣。近兩個月漸漸覺得容易疲倦、噁心、胃口不好,且皮膚癢,生活及工作大受影響。來到台北慈濟…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