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病患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它與腎功能損害的程度相關。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呂秉勳醫師表示,腎性貧血的西醫治療包括直接促使人體造血的紅血球生成素注射和輸血兩部分,但介入時機需視… 詳全文 >
-
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慢性病挑戰,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三高)與慢性腎臟病,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日前在第17屆亞洲糖尿病研究協會會議(AASD)中,正式發表《T-CaReMe三高護腎精準… 詳全文 >
-
台灣雖然洗腎人口在過去3年持續下降,但是仍然每年還有約9萬多人洗腎。今年世界愛腎日的活動主題是「你的腎臟還好嗎?及早的預防,可以讓腎臟功能減少惡化。」彰基血液透析中心蔡俊傑主任提醒,民眾應該…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顯示,台灣的洗腎人口佔總人口的比率位居全球之冠,顯示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預防觀念仍不足。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鄭俊山表示,當腎臟因長期發炎、慢性疾病影響或尿路阻塞受到破壞,導致腎臟結… 詳全文 >
-
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112年達592億,是國人前十大死因之一,國民健康署響應賴清德總統的「健康台灣」計畫,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針對腎臟病防治更是刻不容緩,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自114… 詳全文 >
-
早期慢性腎臟病往往無明顯症狀,近六成患者已是第三期,恐因腎功能持續惡化,面臨15年內進入透析(洗腎)的危機。此外,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共病還有心衰竭,心衰竭併發慢性腎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五倍,台… 詳全文 >
-
火鍋是許多人特別喜愛的美食之一,尤其在寒冷的天氣或聚餐時,圍爐而坐,既溫暖又增添氣氛。然而,火鍋的配料豐富多樣,往往含有較高的鈉、蛋白質、鉀和磷等成分,這些成分在攝取過量時可能會加重腎臟的負… 詳全文 >
-
腎臟病病友需要正確用藥,才能保健康。有感腎移植和慢性腎臟病患者藥品眾多,易混淆或出現藥品交互作用,影響健康,臺中榮總配合衛福部健保署「腎臟病前期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開辦腎病藥師門診發現,病… 詳全文 >
-
慢性腎臟病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12%,其早期症狀包括水腫、頻尿與夜尿、小便起泡等。由於症狀不明顯,病人很難自我覺察,往往都是到了末期,出現明顯症狀時才前往就醫;因此定期檢查,… 詳全文 >
-
急性腎衰竭依照腎衰竭嚴重程度以及病人整體狀況,有些病人治療後可以恢復或改善,但嚴重的個案還是有可能變成慢性腎臟病甚至需要洗腎,所以即早的診斷及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腎臟… 詳全文 >
-
慢性腎臟病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12%,其早期症狀包括水腫、頻尿與夜尿、小便起泡等。由於症狀不明顯,病人很難自我覺察,往往到了末期,出現明顯症狀時才前往就醫;因此定期檢查,早期… 詳全文 >
-
隨著人口老化、國人飲食西化以及三高慢性疾病增加等因素,腎臟病已是新國病。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指出,國內每8位成人就有1位可能患有腎臟病外,台灣也有逾9萬人洗腎人口,高居全球第一。台北慈濟醫院腎…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10年國人死亡統計「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九,而健保署統計資料指出,現今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達11.9%,且僅有3.5%的人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腎臟… 詳全文 >
-
臺灣慢性腎臟病人口居高不下,洗腎盛行率更為全球之冠,為減緩病情惡化及降低醫療負擔,預防及治療慢性腎臟病實為刻不容緩。臺北榮總與臺大醫院合作研究團隊於近日之重大研究突破,發現兩個有望成為治療慢… 詳全文 >
-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包括性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隨著年紀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也會隨之上升,其中慢性腎臟病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獨立因子,隨著慢性腎臟病嚴重度增加,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心血…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