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年過半百,除了面臨更年期的不適,還可能傷「心」!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超過半數50歲以上女性有腹部肥胖現象,加上二手菸害的暴露,都會讓這些中年女性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詳全文 >
-
「大閘蟹來了」、「秋蟹肥美」的宣傳廣告,不禁令人食指大動,秋天是吃螃蟹的好時節,但是螃蟹性寒涼,且蟹黃含有膽固醇,一些人不適合過度食用,尤其是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是要注意,避免禍從口入! 詳全文 >
-
門診中,眩暈是中老年族群常見症狀,依據大林慈濟醫院在今年的研究發現,年齡超過55歲,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如果發生眩暈或頭昏,且嚴重到需送至急診或住院治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高於… 詳全文 >
-
心血管疾病就是心臟病與血管疾病的總稱,不僅是已開發國家的頭號殺手,據衛生署每年都會針對國人10大死因做統計,2010年的第2、第3名及第5名,分別為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再加上第9名的… 詳全文 >
-
高血壓是一個相當常見的疾病,許多人會在家裡自己量血壓,通常醫師也鼓勵患者這麼做。自己量有幾個好處:首先,根據統計有百分之四十的高血壓患者在家裡量時血壓正常,只有在醫院量時血壓過高,因此在家裡… 詳全文 >
-
研究人員提出一項驚人數據顯示,由於缺乏運動而造成的慢性病,每年至少在全球奪走500萬條的性命,跟吸菸的為害可以說完全不相上下。 詳全文 >
-
你可能不知道引發風濕病有兩大殺手,一是骨質疏鬆症,另一是心血管疾病,30年前治療風濕病必需靠止痛劑來短暫緩和病人痛苦,拜進步醫藥所賜,現在則有許多標靶藥物能針對病症進行治療。 詳全文 >
-
隨著飲食西化,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多吃、少動,抽菸、生活緊張、壓力等因素,心血管疾病者有日益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心血管疾病與家族遺傳、吸菸或接受二手煙有關,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糖尿病、肥… 詳全文 >
-
近來美國有學者提出警告,呼籲那些習慣「截長補短」滿足每天8個小時睡眠的民眾,不論是睡太少還是睡太多,對心臟都是沉重的負擔,日子一久就會出現毛病。 詳全文 >
-
美國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並沒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定期服用魚油可以改善或預防心臟相關疾病,雖然專家們不否認它仍有其他的功效,但他們還是建議大家多吃魚,長久下來對健康反倒比較有幫助。 詳全文 >
-
為期4天的「世界心臟病大會」20日在杜拜圓滿落幕。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以「運動可以大幅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可以幫助吸菸者戒菸」研究論文;證實戒菸者經常運動平均壽命可增加5.6年,… 詳全文 >
-
美國哈佛大學在經過28年的追蹤調查後,再度證實長期攝取紅肉會增加心血管的負擔,而加工肉品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可觀。 詳全文 >
-
農曆年節9天,期間又免不了大魚大肉、喝酒助興,作息不正常在所難免,但這些卻又都是影響心血管的不良因子。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兆康醫師建議民眾,該好好檢視及照顧自己的身體,以防止心血管… 詳全文 >
-
春節腳步接近,新北市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建議民眾,年節期間要減少腸胃負擔,飲食上最好掌握「631」的黃金比例飲食原則,就是主食類占58%至68%,油脂占20%至30,肉類占10至14%。也就是… 詳全文 >
-
運動是奇蹟!國內一家健檢機構研究發現,每天只要運動達15分鐘、每週6天共約90分鐘,就可降低總死亡率14%、癌症死亡率1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20%,增長3年的壽命。而這項統計結果,被刊載在…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