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吃素也可以罹患大腸癌!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俊偉表示,大腸腫瘤從長出來到出現症狀,需要5到10年的時間,一旦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等明顯症狀,往往已經是大腸癌末期。所以一經… 詳全文 >
-
苗栗縣1名60歲洪先生,日前感到下腹悶痛和解便不順,以為只是一般便祕,但就醫檢查竟在右側大腸發現1顆5公分的腫瘤,切片證實為大腸癌。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排便習慣改變可能是大腸癌的…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強調,大腸癌近年來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1名,主要是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通常若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大便帶血或解不乾淨、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或腹脹、腹痛、噁心及嘔吐… 詳全文 >
-
「自覺健康」不等於真正的健康!台南市1名魏先生認為身體一向健康,到醫院做糞便潛血檢查要來回送採便管,太麻煩而不願意做檢查,但後來仍在醫護人員的溫情攻勢下勉強接受,篩檢結果呈現陽性,且在醫師的… 詳全文 >
-
走一趟燒烤攤或鹹酥雞攤販,許多民眾喜歡點一份俗稱「七里香」的雞屁股,不過坊間卻流傳吃雞屁股會致癌的說法,引發老饕一陣恐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表示,目前沒有研究可證實吃雞屁股會增加… 詳全文 >
-
自己的健康自己救!台灣每年的大腸癌發生人數超過1萬4千人,平均每35分鐘就有1人確診。國民健康署提醒,除了肥胖和不健康生活習慣之外,年齡老化也是增加腸癌風險的原因,50歲中年人的發生機率比3… 詳全文 >
-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也是內視鏡中心主任的羅鴻源醫師表示,要早期發現大腸癌通常不能靠「症狀」,通常有症狀才去檢查的病患,確診後的情況都不理想,倘若民眾還是想在家自我評估是否該做檢查, 詳全文 >
-
大腸癌患者由於腫瘤近左側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等,因腸管徑較小,當腫瘤壓迫、宿便堆積,就會出現血便、糞便形狀改變等狀況。胃腸科醫師劉輝雄提醒,尤其是便血,千萬不可忽視以為只是小病或是痔瘡,接受大… 詳全文 >
-
說到抑制癌症的食品,大家可以多關注綠茶、大蒜及菇類的功效。就拿綠茶來說好了,日本進行一項長壽地區的調查發現,長壽者較多的區域全是大量飲用綠茶的地區。 詳全文 >
-
罹患癌症,快就醫做正確治療!國民健康署表示,罹癌並不可怕,延誤診斷與不當治療才是真正的殺手,統計發現癌症患者若未在確診後3個月內接受正規治療,1年之內的死亡率比及時就醫者高出2倍。長庚紀念醫… 詳全文 >
-
飲食習慣看似簡單,但牽涉到地區、性別及文化,衍生出的罹癌機率亦會有很大不同,很多國外研究報告,揭露了不同的飲食習慣對癌症的影響,這些觀點是否正確,或只是實驗室論點?不妨聽聽腫瘤科醫師、營養科… 詳全文 >
-
牛奶該不該喝?牛肉能不能吃?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得主楚爾‧豪森博士透過全球大數據資料,發現牛奶和牛肉的攝取量,分別與罹患乳癌和大腸癌的風險有很大關係。國民健康署表示,經常食用牛肉確實會增加大腸… 詳全文 >
-
每個人排便的習慣跟感覺都不一樣。有人只要一天沒上廁所,就會煩惱的一直想著:「啊─為什麼便便大不出來?」但也有人就算一整週都完全沒消息,卻絲毫不在意。究竟什麼樣的狀態叫做便祕呢?必須先把定義說… 詳全文 >
-
勇敢向癌症宣戰!台中一名60歲男子卻在2年前同時發現身患3種早期癌,包括胃癌前病變、早期食道癌及早期大腸癌,由於本身有肝硬化和糖尿病病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丁俊夫以內視鏡手… 詳全文 >
-
端午佳節,人人吃粽子應景,但國民健康署提醒,粽子屬於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食物,吃太多不僅會造成腸胃負擔,也會讓自己發胖成為名符其實的「肉」粽,而研究更發現肥胖會增加腸癌的風險,民眾開心過節時…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