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罹患癌症,快就醫做正確治療!國民健康署表示,罹癌並不可怕,延誤診斷與不當治療才是真正的殺手,統計發現癌症患者若未在確診後3個月內接受正規治療,1年之內的死亡率比及時就醫者高出2倍。長庚紀念醫… 詳全文 >
-
飲食習慣看似簡單,但牽涉到地區、性別及文化,衍生出的罹癌機率亦會有很大不同,很多國外研究報告,揭露了不同的飲食習慣對癌症的影響,這些觀點是否正確,或只是實驗室論點?不妨聽聽腫瘤科醫師、營養科… 詳全文 >
-
牛奶該不該喝?牛肉能不能吃?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得主楚爾‧豪森博士透過全球大數據資料,發現牛奶和牛肉的攝取量,分別與罹患乳癌和大腸癌的風險有很大關係。國民健康署表示,經常食用牛肉確實會增加大腸… 詳全文 >
-
每個人排便的習慣跟感覺都不一樣。有人只要一天沒上廁所,就會煩惱的一直想著:「啊─為什麼便便大不出來?」但也有人就算一整週都完全沒消息,卻絲毫不在意。究竟什麼樣的狀態叫做便祕呢?必須先把定義說… 詳全文 >
-
勇敢向癌症宣戰!台中一名60歲男子卻在2年前同時發現身患3種早期癌,包括胃癌前病變、早期食道癌及早期大腸癌,由於本身有肝硬化和糖尿病病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丁俊夫以內視鏡手… 詳全文 >
-
端午佳節,人人吃粽子應景,但國民健康署提醒,粽子屬於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食物,吃太多不僅會造成腸胃負擔,也會讓自己發胖成為名符其實的「肉」粽,而研究更發現肥胖會增加腸癌的風險,民眾開心過節時… 詳全文 >
-
一名罹患直腸癌的39歲女性上班族,因怕裝人工肛門而拒絕開刀,改吃素時來「餓死」癌腫瘤,沒想到1年半就讓原本2公分的腫瘤長大至7公斤,且癌細胞轉移肝肺,嚴重危及生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 詳全文 >
-
台灣約每3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且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癌症基金會也估算,國內有將近71萬名年輕人恐有大腸癌前身─大腸息肉的問題而不自知。國外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 詳全文 >
-
2015年3月9日發表於JAMA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美國一項大規模醫學研究顯示,健康吃素者能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達22%。但如果日常飲食以健康素… 詳全文 >
-
有此一說,考試前吃核桃能「補腦」,有「堅果之王」之稱的核桃,可說是健康好食材!核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E、多酚、Omega -3脂肪酸等營養,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外研究還發現,核桃有… 詳全文 >
-
國健署日前最新公布101年發生癌症人數及排名,其中男女合計十大常見癌症病人數排序的資料有誤,引起波瀾。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接受本站專訪時,除了表達感謝外界指正,並在第一時間發佈新聞稿更正與誠摰致… 詳全文 >
-
大腸癌術後追蹤的癌症腫瘤指數CEA,容易因吸菸產生飆高情況,可能出現「假警報」。目前新一代癌症篩檢測不受抽菸影響,可提升準確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魏柏立醫師指出,新一代腸癌術後… 詳全文 >
-
癌症時鐘又快轉了!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的10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01年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比前一年快了14秒,平均每233位國人就有1人罹癌。在各種癌症種類中,大腸直腸癌發生人… 詳全文 >
-
為什麼有時候解出的大便很黏,黏在馬桶壁上面,沖了好幾次都沖不掉,會不會是生病了?我們上廁所時,有時候是很乾的綿羊便,有時候是正常金黃色、硬度剛剛好的便便,有時候的大便卻很黏,而且黏在馬桶壁,… 詳全文 >
-
火鍋可攝取蔬菜也能減少料理時間,因此對媽媽們來說是相當方便的一道菜,但大家攝取的蔬菜量真的夠嗎? 纖維量多的蔬菜攝取過多或過少都不好,以錯誤的方式來決定攝取量很有可能會傷害健康或美容喔!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