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相关文章,若您想读更多可以由此 → 搜寻更多「大肠癌

标签:大肠癌

  • 國人健康指數不及格 最怕罹大腸癌

    生活中充斥食品安全风暴、癌症威胁、网路成瘾的诱惑、肥胖的困扰、环境污染等,这一些都与健康习习相关,根据一项亚太区成年人健康态度与行为的调查显示,台湾的健康生活指数为58(以100为最高),排… 详全文 >

  • 單孔腹腔鏡大腸切除 降低併發症

    国人闻癌色变,在10大癌症中,大肠癌是目前发生人数最多的癌症,不容小觑。台北慈济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萧光宏医师指出,由于部分民众对于罹患大肠癌常常「无感」,发现时多已经3期以上,其实大肠直肠… 详全文 >

  • 自助餐健康配 步驟123遠離腸癌

    「天天5蔬果」的口号耳熟能详,但超过8成上班族每日摄取未达3份蔬菜、2份水果的标准,多脂肪、少纤维的饮食习惯会提高大肠直肠癌的风险。外食族该怎么吃?「1份」食物的份量是多少?不妨学学「简单步… 详全文 >

  • 吃出抗老力!3原則多粗食多高鉀

    老化的原因很多是因压力与自由基造成,为了抵抗老化,必需先从饮食改变做起,少精致饮食多粗食、少吃脂肪以鱼替代,以及高钾低钠是不二法门!荣新诊所营养师林容安表示,未经加工处理的「粗食」(全谷类)… 详全文 >

  • 別因害羞拖延!早期檢驗防腸癌

    1位40多岁的妇女本身家族有大肠癌病史,但因害羞迟迟不敢就医筛检,最后找到女医生安排大肠镜验,竟发现已患零期癌症,幸好只需大肠镜下切除,辅以积极追踪即可,医师梁永昌指出,大肠癌虽恶名昭彰,却… 详全文 >

  • 小心大腸癌前兆 內視鏡揪息肉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公布的2010年癌症登记资料显示,发生人数上升最多的癌症以大肠癌居首,同时大肠癌也已连续4年高居国人癌症发生人数的首位。舞台剧大师李国修,即是因敌不过大肠癌的侵袭,画… 详全文 >

  • 大腸瘜肉留不得 切除防癌變後患

    瘜肉是大肠癌的危险因子,有可能在10至15年转变成癌症,尤其患有家族性大肠瘜肉症者,其子女约有一半机会被遗传。澄清医院中港院区胃肠肝胆科主任辛政宪提醒,临床发现接受无痛大肠内视镜健检的民众中… 详全文 >

  • 只剩2個月可活!標靶打破癌末預言

    近年来,卫生福利部大力推动大肠癌筛检,但仍有近25%患者初诊就已是晚期肠癌。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胃肠及一般外科主任王照元表示,一名46岁男性,过去一年持续发生消化道出血症状,几周前腹部剧烈疼… 详全文 >

  • 【講座】腸癌之常見營養照護

    台湾肠癌病友协会主办,有鉴于国人对大肠直肠癌的重视与担忧,协会从肠癌的发生与病友的治疗与照护,准备一系列的演讲,营养食疗面特别邀请台大营养室郑金宝主任主讲,期望各个面向帮助肠癌病友与家属能以… 详全文 >

  • 少蔬果大腸長息肉 5招大腸癌保健

    天天5蔬果不是口号,而是可以远离大肠癌!国人平均每天约有14.3人死于大肠癌,主要原因是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食物纤维的摄取减少,再加上国人喜爱油炸、腌渍与烧烤类食物及缺乏规律的运动所致。 详全文 >

  • 大腸癌轉移怎麼治?雙標靶有夠力

    日前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因大肠癌过世,双和医院内科部暨血液肿瘤科赵祖怡主任表示,新诊断的大肠直肠癌病患,每5人就有1人已转移,不过受惠于化疗、标靶药物的发展,病患整体存活也有显着的延长,过… 详全文 >

  • 吃素不吃肉 腸癌可遠離?(下)

    戒菸酒、均衡饮食 吃全素者,仍要定期筛检-即便吃全素,可能罹患大肠直肠癌的机率较肉食者低,但临床上还是有素食者,经诊断为大肠直肠癌时,就已达第四期的病情。因此,除了均衡饮食、戒菸、少饮酒外,… 详全文 >

  • 吃素不吃肉 腸癌可遠離?(上)

    六月起,国民健康局将扩大大肠直肠癌的筛检对象,大肠直肠癌已连续五年,位居国人癌症发生人数第一名,而大便带血,就是大肠直肠癌征兆?连接小肠的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末端,始于阑尾(俗称盲肠),依… 详全文 >

  • 腸友補活力 多吃肉末咖哩馬鈴薯

    大肠直肠癌发生率位居所有癌症第1名,死亡率第3名,主要原因与饮食油腻、纤维质摄取太少有关。台中光田医院营养室主任林淑雯表示,大肠癌病友的日常饮食可以低油高纤为原则,设计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如「… 详全文 >

  • 錯把痔瘡當腸癌!破解大腸癌3迷思

    痔疮和大肠癌都有便血的症状,自从李国修于上周因大肠癌辞世后,医疗门诊发现因痔疮就诊的年轻患者成长2成,检查后才发现虚惊一场!此外,台安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糠荣诚表示,多数人以为大肠癌与多肉饮… 详全文 >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