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歲的毛小姐去年被診斷出大腸癌,由於腫瘤距離肛門很近,為了預防復發而放棄保留肛門,一開始她曾擔心人口肛門會有異味、影響穿衣和外出的便利性,不過她選擇樂觀面對,已經能順暢使用人工肛門。 詳全文 >
-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一般來說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男女比例約為1.4:1,以中年男性為主。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詳全文 >
-
陳萬水因大腸癌惡化病逝,預防醫院再度受到重視,早發現早治療,是抗癌的不二法門,一般人如果沒有任何的大腸癌危險因子,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驗和直腸指診。但是,如果具有大腸癌危險因… 詳全文 >
-
今年72歲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夫人陳萬水,於今27日驚傳大腸癌惡化,病逝於和信醫院。其實大腸癌一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且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6月份公布最新的9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 詳全文 >
-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太太陳萬水因對抗大腸癌多年,終因不敵病魔,於今27日病逝,提起這一位 官夫人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架子,而且待人非常親和,就連認識宋楚瑜到結婚,也都充滿溫馨。 詳全文 >
-
多年對抗大腸癌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夫人陳萬水,於今(27)日驚傳癌症惡化致多重器官衰竭,病逝和信醫院,享壽72歲,令各界震驚,並感到哀悼!不過這項消息,尚未獲得親民黨方面證實。 詳全文 >
-
根據文獻資料統計,50%以上的大腸癌病人,其腫瘤細胞會轉移至肺臟跟肝臟,再來就是腹部的其他器官,僅轉移到鎖骨上淋巴結的比例不到1%。羅東博愛醫院日前有一大腸癌門診病例,44歲郭姓親媽媽,癌末… 詳全文 >
-
連環屁不斷,小心是大腸癌作祟。醫師指出,放屁跟打嗝都是人體的自然反應,但常放臭屁,或是排便的顏色很深,很有可能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因為當腸胃道有惡性腫瘤時,癌組織糜爛、剝落、出血, 詳全文 >
-
高雄長庚大腸直腸癌病友支持團體「腸安會」,為持續關懷病友,結合癌症中心醫療團隊及專科辦理大腸直腸癌病友會,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及健康資源,協助病友適應日常生活轉變及心理調適,透過各專業致力身、心… 詳全文 >
-
衛生署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高居發生率第一位,醫師提醒,即使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進行根除性切除,術後飲食習慣仍須避免長期「高脂肪、低纖維」,研究顯示尤其紅肉比例達所有食物的80%以… 詳全文 >
-
大腸癌是典型「病從口入」的癌症別,與「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關,醫師表示,國內流行西化飲食之後,更多人嗜吃高脂肪紅肉、精緻甜食、燒烤炸物,這類飲食讓國人累積了高單位動物性脂肪,造成肥胖… 詳全文 >
-
衛生署推廣「6分鐘護一生」,呼籲女性每年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然而在這樣短短的時間內,國內就增加1人罹患癌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21日公布最新的98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每6分2秒就有1人罹癌,大… 詳全文 >
-
大腸癌不論發生率或死亡率,近年來均呈快速增加趨勢,主要是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康聯預防醫學今14日公布一份最新統計,發現北部都會熟男,是大腸瘜肉好發族群,更應定期做篩檢,早期發現、早期… 詳全文 >
-
衛生署公布最新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30年居首位,而十大致死癌症,肺癌、肝癌與大腸癌分居前3位,包辦了過半數的癌症死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飲食的西化與肥胖的增加,台灣大腸癌發生、… 詳全文 >
-
擁有40年練拳功力的58歲國術拳師黃偉哲,今年過年前開始出現腸胃脹氣現象,甚至一度在右腹脹氣腫如一顆小皮球,至醫院求診診斷,赫然發現已經罹患大腸癌第3期,原本很排斥接受化學治療,豈料醫師一句…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