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公布最新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30年居首位,而十大致死癌症,肺癌、肝癌與大腸癌分居前3位,包辦了過半數的癌症死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飲食的西化與肥胖的增加,台灣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趨勢。
高齡90歲的前總統李登輝疑似因罹患大腸癌,去年在台北榮總醫院開刀取出約5公分的腫瘤,還有許多名人都罹患大腸癌,對於大腸癌預防不可忽視。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效提升治癒率。
台南新樓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昭賢醫師表示,早期的大腸癌幾乎都沒有症狀,如果50歲以上,出現排便出血、排便習慣改變,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或有卵巢、子宮、乳癌的女性,以及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腸炎患者,有像鉛筆般細的糞便,長期腹痛或絞痛,或不明原因的持續想排便、缺鐵性貧血與體重減輕等,建議每年做一次大腸癌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觀念很重要,大腸癌的篩檢方式有下列幾種,每年一次的糞便潜血檢查、下腸道攝影、大腸鏡檢查、虛擬大腸檢查等。其中以大腸鏡檢查最準確,可立即做切片及瘜肉切除,因此是最好的檢查方式。但因大腸鏡檢查需吃瀉藥及檢查過程較不舒服,為改善這個問題,目前大型醫院均有提供無痛鏡檢查,能大幅降低檢查不適。
吳昭賢醫師表示,攝取過多脂肪、紅肉則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必需改善飲食及運動減重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多攝取蔬菜水果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

法醫之光楊日松大腸癌病逝 享壽84歲
李登輝驚傳大腸癌 昨夜動刀切除腫瘤
拳師腸癌3期口服化療 揮拳虎虎生風
心臟病發作不只是胸痛,這些「非典型」症狀要小心!心臟病發作時該怎麼做?
逆轉糖尿病前期,防血糖失控!營養師籲:控制血糖5大關鍵原則
橋本氏甲狀腺炎恐併失智症,判斷力降!周宗翰中醫師:4要訣改善橋本氏甲狀腺炎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