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節交替好發精神疾病,其中春天就常出現的就是俗稱「桃花癲」的躁鬱症。童綜合醫院心身科醫師黃尚堅表示,台中一名26歲已婚的吳姓女子,突然在半個月內個性大轉變,從內向安靜轉變成高談闊論,尤其特別… 詳全文 >
-
20歲那年,就讀明星高中的小蕾(化名)因為躁症發作,在大學學測考場脫序演出,還被強制送醫,中斷了她的求學路,當時她狂喊:「我不是躁鬱症!」後來她參加團體治療,不僅建立病識感、且願意規律用藥,… 詳全文 >
-
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氏症日,台北榮總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指出,台灣高齡化日益嚴重,失智症人口約18萬人,每年約有1萬人罹患失智症,成長速度超過全球。國內有壽險業者推出老年失智症專屬特定疾病保險… 詳全文 >
-
考試易讓青少年面對壓力產生焦慮情緒,台南市立醫院胡慧芳醫師表示,青少年容易出現焦慮情緒,而焦慮是一種面對壓力的反應之一,適度的焦慮本身並非病態,反而可能是一種進步的原動力,但當壓力過後, 詳全文 >
-
許多人感到煩躁、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想吃甜食、炸物或是喝含糖飲料,來得到一些舒緩,不過董氏基金會提醒,這樣的吃法只是暫時滿足口慾,其實吃多了高油糖鹽食物,不僅會給身體壓力,近年許多研究發現,還… 詳全文 >
-
春天是躁鬱症好發季節,因此在古時候有所謂「桃花癲」的說法。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廣鵬醫師提醒,躁鬱症是精神疾病中病程比較良性的一種,且容易有復發傾向,造成認知與社會職業功能逐步退化,建議患… 詳全文 >
-
兄弟姊妹吵吵鬧鬧看似尋常,不過國外一項研究提出,若父母沒有適當處理,爭吵過程中個人空間和所有物常被侵犯者,容易產生焦慮和低自尊;沒有獲得平等與公道者,累積的無助感可能導致憂鬱情緒。 詳全文 >
-
大陸一名22歲少女晶晶(化名)7年前無意間看了色情光碟,從此整個人變了個樣,除了吃飯睡覺,每天只是呆坐,面無表情。晶晶的父親說,她一時受不了那些淫穢的畫面,總是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出現強迫症… 詳全文 >
-
詹佳真醫師表示,9成青春期孩子會受大腦激素分泌與賀爾蒙影響,導致情緒或個性產生改變、或不喜歡自己,除了呼籲家長多陪伴青春期的孩子,也建議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於穩定情緒。 詳全文 >
-
台北榮總證實,前總統陳水扁罹患重度憂鬱症,病人在有家人支持陪伴的情境中,能獲得較佳醫療效果,但是,榮總也表示,本院從未正式向任何單位建議或呼籲「讓阿扁回家」。精神科醫師江漢光表示,沒有聽過有…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