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結束了,今30日是中小學開學日,小心有一些學生會出現「開學症候群」,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發現,以往會出現一些「開學症候群」的案例,患者會表現出焦慮,甚至對上學… 詳全文 >
-
每個人面對親人的死亡或生病,心情都會感覺沮喪、悲痛,部分民眾甚至會有憂鬱症狀,必須仰賴藥物控制思緒,才能消除輕生的念頭。今年56歲的「嫻姐」就曾因父親過世和母親罹患失智症,因過度傷心跳樓、服… 詳全文 >
-
線上電玩遊戲深受青少所青睞,無論是虛擬「尋寶」,或誘敵砍砍殺殺,或聲光激情效果,都會增加遊戲趣味多樣性。不過,醫師提醒,過度迷戀虛擬世界容易網路成癮,造成反社會人格傾向,甚至會合併憂鬱、焦慮… 詳全文 >
-
不少人即使到夜半三更,仍舊死守在螢幕前遲遲不肯就寢,睡眠的質量嚴重被打折扣;美國精神學家示警,如果不懂得自我節制,適時關掉閃爍的螢光幕,久了之後恐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 詳全文 >
-
青少年常見一種重複發作,遇到挫折或達不到要求時就暴怒的情形,精神醫學界日前更新準則,納入這種「嚴重情緒失調」為一類新的診斷,國內醫師依照最新準則對7百名高一新生進行調查,發現國內這種「不爽少… 詳全文 >
-
在整個懷孕期和生產後,至少一成五的產婦屬於發生這些精神情緒障礙的高危險群,發作的症狀九成屬於憂鬱症,僅一成是精神分裂病或躁症等較嚴重的精神病症,而有三分之一的人症狀在產後持續存在,雖經治療,… 詳全文 >
-
尤其在我國,家人對懷孕、生產,及產後期孕婦之身心狀態往往是呵護備至,唯恐有失。而產前、產後之憂鬱症則是整個懷孕生產期最大的夢魘,其精神障礙足以使處在這段期間的婦女,非但沒有新生命即將誕生的喜… 詳全文 >
-
「生兒育女」是造物者賦予女性的神聖使命,縱使在這高唱「女男平等」的時代裏,仍是女性的天職,男性無以取代之。因而懷孕和生產一直被認為是婦女在成長過程中相當重要的階段。在此階段,就其生理與心理之… 詳全文 >
-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女性一生中至少得到一次重度憂鬱症的機率是25%,男性是15%。而美國去年就有約1千多萬成年人服用抗憂鬱藥物。除了憂鬱,失眠問題也很嚴重,因此有人加重服用安眠藥。如果抗憂鬱… 詳全文 >
-
一名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方有疼痛感,但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而四處求醫,不僅大傷荷包,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工作也跟著停擺,家人後來忍不住帶他到身心內科,才發現其實是「慮病症」作祟。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