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行」看似是再平凡不過的動作,然而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輕快的步行在對抗憂鬱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刊載於<精神健康和體能活動>期刊。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常合併有憂鬱症或情緒障礙的現象,馬偕醫院與陽明大學的研究顯示,癌患使用的抗憂鬱劑Mirtazapine,在小鼠模式下證實,可以激發特定免疫細胞,增強小鼠活力、抑制大腸癌腫瘤生長,甚至… 詳全文 >
-
有研究調查顯示,新手媽媽的產後憂鬱指數亦節節攀升,超過8成以上孕產婦的憂鬱指數亮紅燈,且有67%「曾有想要傷害自己的念頭」。造成產後憂鬱的原因,不在於生男壓力,反而是經濟壓力和整體環境的變遷… 詳全文 >
-
研究發現,參與體能活動,能帶來興奮與熱情,擺脫憂鬱情緒。美國賓州大學針對190位大學生,進行生活紀錄調查,發現經常從事體能活動,能讓心情愉快活躍,遠離憂鬱情緒;董氏基金會曾連續3年,針對國內… 詳全文 >
-
為了降低燒炭自殺的比例,新北市自5月起採「非開放式陳列」方式販售木炭,衛生局今前往抽查,發現轄區內超商及大賣場已配合政策,不再將木炭放在顯眼且可自行取得之處。 詳全文 >
-
美國和紐西蘭一份共同合作的研究指出,很多上癮的人明知道那百害而無一益,卻怎麼都克制不了自己的慾望,而這種「低自制力」其實在孩提時代就看得出端倪;換言之,如果能及早預測到長大會出現的偏差行為,… 詳全文 >
-
加拿大一組科學家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不但復發的機率偏高,容易造成消化道或性功能障礙等問題,平均壽命甚至會因此縮短。 詳全文 >
-
美國一項小型的研究卻發現,「恐懼」是人類演化過程中賴以維生的工具之一,也和腦袋的發展緊緊相連,換言之,天性越容易焦慮的人,智商似乎也越高。 詳全文 >
-
女藝人孫翠鳳、徐懷鈺及徐熙媛等數位知名演藝人員,在媒體上曾經透露罹患過憂鬱症,還有許多藝人酥精神出問題而自殺事件層出不窮,香港藝人張國榮因憂鬱症跳樓身亡,韓國藝人張紫妍因陪睡風波,無法承受壓… 詳全文 >
-
董氏基金會製作「16歲,那年」憂鬱症防治宣導短片,今12日在明倫高中舉辦新片發表,宣布即日起舉行結局募集徵文比賽,總獎金高達30萬元,歡迎學子踴躍投稿。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