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一項小型的研究卻發現,「恐懼」是人類演化過程中賴以維生的工具之一,也和腦袋的發展緊緊相連,換言之,天性越容易焦慮的人,智商似乎也越高。 詳全文 >
-
女藝人孫翠鳳、徐懷鈺及徐熙媛等數位知名演藝人員,在媒體上曾經透露罹患過憂鬱症,還有許多藝人酥精神出問題而自殺事件層出不窮,香港藝人張國榮因憂鬱症跳樓身亡,韓國藝人張紫妍因陪睡風波,無法承受壓… 詳全文 >
-
董氏基金會製作「16歲,那年」憂鬱症防治宣導短片,今12日在明倫高中舉辦新片發表,宣布即日起舉行結局募集徵文比賽,總獎金高達30萬元,歡迎學子踴躍投稿。 詳全文 >
-
文林苑都市更新案引起社會關注,對於遭強行拆屋的屋主來說,是一件身心受創的事,不過在其他都更案中,有名6旬老婦因承受不了「釘子戶」的敵意與壓力,每到晚上耳朵便嗡嗡作響,就醫才發現罹患了急性壓力… 詳全文 >
-
新北市31歲林姓女子,因不滿同居男友移情別戀,透過手機上傳炭盆照片,並透過臉書(facebook)將燒炭自殺過程上傳,她的146名臉書網友中,有9人雖然陸續留言苦勸打消自殺念頭,但在長達67… 詳全文 >
-
還有一種疾病——精神分裂症,一般人比較少見,但卻可能類似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的問題是全面性的,從情緒、思考,到行為、知覺都會改變,它可以偽裝成大多數精神疾病——自然也包括躁鬱症在內。 詳全文 >
-
「朋友說,我似乎有些躁鬱?」是最近相當「流行」的說法。「躁鬱」作為一種情緒擺盪狀態的「形容詞」,頗為貼切;但若將「躁鬱症」化約為「專有名詞」,指涉一種生理或精神病態,或是更精確地連結功能性大… 詳全文 >
-
在社會經濟環境需求下,24小時持續性服務的行業越來越多,因此輪值三班及固定夜班的人口也日益增多。台北醫學大學睡眠中心研究發現,輪班工作者,常會有睡眠生理時鐘調適的困擾,以及睡眠品質不佳情況;… 詳全文 >
-
不少民眾因為工作壓力大,導致憂鬱情緒,甚至罹患憂鬱症,董氏基金會引述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職場若能支持憂鬱症的員工接受治療,員工的生產力遠比治療前增加數倍,呼籲職場不應將憂鬱症汙名化,平時更應… 詳全文 >
-
近年來出現了「無手機症候群」(nomophobia;no mobile-phone phobia)一詞,專指那些在沒有手機的狀況下會極度焦慮,甚至打亂生活作息的現代人。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