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鄉過年日子越來越近,有些民眾的心情卻是沈重大於歡樂,出現情緒焦慮、頭痛、夜夜失眠等「年節症候群」,原因之一便是親友過於熱情,總是詢問單身者何時結婚?新婚者何時生小孩?醫師表示,親友過度的關… 詳全文 >
-
研究估計,國內約有31萬名老人憂鬱症患者,但實際就醫治療的比例不到1成,原因之一是家屬不瞭解疾病,誤以為老人家動不動喊身體痛、情緒低落是身體正常老化所致。其實,老人是不是患有憂鬱症,可透過簡… 詳全文 >
-
春節連續假期即將到來,但近日在南部地區卻接二連三發生獨居長者因重度憂鬱症,想不開跳樓自殺案件。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蔡岡廷表示,老人憂鬱症可以治癒成功,當發現身邊的老人出現輕微憂鬱傾… 詳全文 >
-
當你覺得今天很不好過時,你不需要硬覺得很棒,你只需要知道你還有其他選擇,不要卡在或陷入你替自己描繪的圖像裡面就好。可能的想法聽起來會像是這樣:「現在我覺得一切對我來說都沒有用。這個專案本來就… 詳全文 >
-
不用阻止想法,只要改變回應想法的態度。每一次焦慮者感受到我的人生毫無價值這類讓人不快、沮喪的想法,或者,像是如果我搞砸了怎麼辦?我會被開除這些會引起焦慮的想法,你需要做的,是近距離檢視這些不… 詳全文 >
-
每天早上睜開眼的第一個念頭,討人厭的老闆、機車的客戶、做不完的工作,想到這些是否讓你不由自主的焦慮起來?即便工作順利,但你就是放不下心,,每天腦袋轉個不停,事情做完也無法鬆一口氣,因為下一件… 詳全文 >
-
經濟不景氣,企業爆發裁員潮,台中光田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溫偉鈞提醒,12月的佳節假期多,有憂鬱傾向或適逢重大意外者,特別容易在這歡樂的幸福氣氛中,引發「假期憂鬱症候群」,生理和情緒失衡,此時應… 詳全文 >
-
據統計,有2成4的民眾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困擾,為了掃除陰霾,自我檢測心理健康狀況相當重要!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杜仲傑表示,北市衛生局推出「台北市心理衛生地圖App服務」,民眾只要用手上的… 詳全文 >
-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隨著初婚年齡延後,國內女性生第1胎的平均年齡,去年增加至29.9歲,30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占45%,尤其不少人成為高齡產婦之後才生育,精神科醫師臨床觀察,高齡才生首胎的婦… 詳全文 >
-
生產是一件喜悅的事,但「當媽媽」卻也是一種難以言述的壓力,因此產後可能產生程度不一的身心症狀,依嚴重度可分為「產後情緒低落」、「產後憂鬱症」以及「產後精神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