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 憂鬱≠憂鬱症 壞心情逾2周速就醫

    許多民眾不認為自己有憂鬱傾向,任由壓力和負面情緒持續累積,恐增演變成憂鬱症的風險。調查發現,國內約有209萬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醫師呼籲,若情緒低落… 詳全文 >

  • 陳庭妮運動抒壓 醫:清晨效果最好

    演員拍戲壓力大,此時最佳舒壓方法之一就是運動,而近來因偶像劇「真愛系列」走紅的藝人陳庭妮就是運動舒壓的愛好者之一。但若細究運動時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表示,趁藍光作用力… 詳全文 >

  • 產後媽媽5大病痛!護理照護這樣做

    婦女懷孕過程艱辛,產後更會面臨許多病痛。調查指出,乳腺炎、傷口感染、子宮收縮不良、腰痠背痛,以及產後憂鬱等,都是產後媽媽常見的5大症狀,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蔡明松指出,婦女坐月子期間,專業… 詳全文 >

  • 快樂動起來!有氧運動4周抗憂鬱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研究中心精神醫學部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單獨實施,或是與心理、藥物治療同步,運動都能夠幫助重度憂鬱症患者,減輕憂鬱症狀。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表示,在治療憂鬱症時,除… 詳全文 >

  • 吃金針助生男?3道涼夏金針食譜

    金針花又稱「黃花菜」,熱量低不僅是膳食料理中常見的食材,更可以健康養生緩解憂鬱。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長陳俊明中醫師指出,金針雖不是藥材,但卻是很營養的食材,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金針花含大量蛋白… 詳全文 >

  • 銀髮族心情鬱悶 腸道恐過彎緊縮

    肝膽腸胃科醫師劉輝雄表示,臨床上超過75%銀髮族,有腸道過彎、緊縮等問題,尤其以心情鬱悶、不快樂的銀髮族最容易發生,若大腸有疾患,可能增加大腸鏡的檢查難度,有患者甚至因此延誤癌症診斷,確診時… 詳全文 >

  • 「壞心」後母張懷媗 2度憂鬱想輕生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一項調查顯示,5成民眾擔心親友因憂鬱症或憂鬱傾向而有自殺意念與行動,且不少憂友不願主動告知病症,知名的鄉土劇演員張懷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兩度放棄生命,還好最後找回生存和被需要… 詳全文 >

  • 陪伴憂友 6法寶不讓自己也憂鬱

    當身旁的親朋好友罹患憂鬱症,感覺情緒低落或是說出想要輕生的話時,往往讓照顧者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安慰,深怕說錯話刺激到他們,加深患者自殺的念頭,自己的情緒也因此受到牽引,陷入憂鬱的漩渦中。為… 詳全文 >

  • 睡眠障礙易憂鬱 正確用藥5原則

    曾接受憂鬱症治療痊癒的27歲小方,2個月前因和女朋友分手,每天比平常提早2小時起床,即使服用安眠藥助眠也未見改善,甚至造成憂鬱症復發,對未來不感希望,每天只想發呆。台大醫院精神部醫師陳錫中表… 詳全文 >

  • 告別產後憂鬱 3招舒壓少煩惱

    產後媽媽因身體、社會、心理因素,常會出現情緒低落、沮喪及焦躁等症狀,據統計約有10%~15%的媽媽會由產後鬱悶,發展成產後憂鬱症,要避免情緒每況愈下,充分的休息、勤於和家人分享心情,加上尋求… 詳全文 >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