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放暑假,許多孩子宅在家打電玩、上網或看電視,大腦長時間且密集運作,往往傷腦也傷「心」,鬱鬱寡歡。董氏基金會呼籲父母不要讓孩子整天待在家,幫助孩童青少年建立4G活力生活模式,不僅可提高運動… 詳全文 >
-
炙熱艷陽天,揮汗面對大小不斷的考試,不僅讓身體容易疲倦,對考生與陪考家長而言,往往是心中揮抹不去的夢魘。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醫師指出,充足睡眠、保持好體力,是考生成功應考的祕… 詳全文 >
-
罹癌會憂鬱,照顧者憂鬱可能更嚴重!根據國民健康署公佈101年罹患癌症人數,約為9萬逾人,隱藏在背後照顧者的身心狀態,卻很容易被忽略。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指出,癌末照顧者身心… 詳全文 >
-
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醫師指出,現代人壓力大,很多人都有焦慮、憂鬱情緒,而癌症病患或家屬面對疾病的威脅,更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之中。臨床心理師陳可家建議,抬頭挺胸、保持笑容,就能有助改善… 詳全文 >
-
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人靠大吃大喝紓壓、有人靠大買特買緩解、有人靠大哭大鬧宣洩情緒……,其實,你有更優雅的方式讓自己轉換心情。根據研究,當你感受到快樂時,那是因為大腦分泌了能傳送快樂訊息的神經傳… 詳全文 >
-
罹患重度躁鬱症已30年的「華山」,生病過程不斷與幻聽和幻視對抗,從剛開始的驚恐抗拒到目前的和平相處,他認為關鍵在於6個錦囊。衛生福利部去年5月正式公告「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而中… 詳全文 >
-
不是發現懷孕了才戒菸,而是只要沒有避孕的女性就應該要戒菸!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庚醫院副院長謝燦堂指出,女性吸菸易造成皮膚老化、生育能力降低、更年期提早等情形,因菸草中的有毒化學物質,更易… 詳全文 >
-
1/5女高中生看著鏡中自己笑不出來,前三名原因分別為課業成績不好、對未來徬徨和人際關係。阮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洪櫻娟表示,青少女因周期性荷爾蒙的變化,且情緒表達較為內斂,出現憂鬱情緒的情況比男… 詳全文 >
-
藝人侯佩岑日前自曝因奶水不夠餵兒子,一度出現產後憂鬱;而名模林嘉綺、節目主持人柳翰雅(阿雅)等,也曾陷入產後憂鬱的泥沼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荷爾蒙的改變與因照顧新… 詳全文 >
-
董氏基金會推估,全台灣約有20萬名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其中對「未來生涯發展」的壓力最有感。精神科醫師林耕新表示,現實生活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學生應有自我察覺憂鬱的能力,若發現自己有晚睡、失…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