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來說,20-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才能燃燒脂肪,而無氧運動較少,但高強度間歇型運動除外(如:TABATA,屬有氧運動及無氧運動的交互運動)。簡單來說,當我們運動時,若是運動強度增加(8… 詳全文 >
-
大腸癌在歐洲及美洲已成為最常見之惡性腫瘤之一,過去十年間,在臺灣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快速的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1年大腸直腸癌位居臺灣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且… 詳全文 >
-
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進食時,食物經由吞嚥進入食道往下移動,然後經過食道與胃部交接處的「賁門」,進入胃部進行消化。賁門即為下食道括約肌的所在,是消化道中一個重要的關卡,主要功能即為預防胃內容物… 詳全文 >
-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理事長暨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教授表示,B型肝炎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何時「開始」治療,以及何時「結束」治療。目前健保給付期滿停藥不代表治癒,後續復發若未… 詳全文 >
-
每個人排便的習慣跟感覺都不一樣。有人只要一天沒上廁所,就會煩惱的一直想著:「啊─為什麼便便大不出來?」但也有人就算一整週都完全沒消息,卻絲毫不在意。究竟什麼樣的狀態叫做便祕呢?必須先把定義說… 詳全文 >
-
便便的形狀,在漫畫裡一定是香蕉或有如霜淇淋的形體,但是消化科醫師們使用的則是一種稱為「布里斯托便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的醫學分類方式。 詳全文 >
-
有些脂肪肝患者納悶,明明平時最討厭吃肥肉,不常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怎麼會罹患脂肪肝呢。其實,這是對「肝臟脂肪」的誤解,肝臟裡的脂肪不是平時肉眼所見的油脂,而是儲存在肝臟裡的「糖」。 詳全文 >
-
去過醫院的人多少,都看過插入鼻胃管的病患,這些病患通常都是因為中風或長期慢性病導致吞嚥困難,無法經口進食,只能仰賴鼻胃管給予營養。難道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取代鼻胃管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 詳全文 >
-
對中年男性來說,精神壓力大,情緒壓抑,容易造成肝鬱、煩躁、易怒、焦慮、食慾不振等。而且男性應酬多,喝酒難免傷肝,還易形成「脂肪肝」;長期面對電腦,「久視傷肝」;加上現在B肝病人增多,保護肝臟… 詳全文 >
-
台北慈院副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徐榮源表示,台北慈濟醫院收治的12位八仙塵爆傷患,全是重傷患者,除了給予水分補充和避免感染外,充足的營養也是治療重點。台北慈院採用十二指腸鼻腸灌食方式,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