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長輩走失近1公里,幸運尋回!護理師反應敏銳,化解意外危機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長者走失事件也層出不窮,日前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有1名護理人員即時反應與敏銳觀察,成功避免可能的憾事發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醒,家屬與照顧者要正視長輩行為改變的蛛絲馬跡,若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常迷路等疑似失智症… 詳全文 >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長者走失事件也層出不窮,日前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有1名護理人員即時反應與敏銳觀察,成功避免可能的憾事發生。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醒,家屬與照顧者要正視長輩行為改變的蛛絲馬跡,若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常迷路等疑似失智症… 詳全文 >
年輕人跌倒骨折,即使開刀治療也能很快復原,但是老人卻因功能老化和內科疾病,一旦發生髖骨關節骨折,死亡率可達15%以上,現在有侵略性較小的骨科微創手術可供選擇,就連百歲人瑞患者也能在術後約一周… 詳全文 >
由於身體機能日益老化,老年人會逐漸出現許多病痛,醫師指出,最常見的便是緊張性頭痛。因為感官功能下降,讓以往可能花3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變成花30分鐘,一緊張就容易造成頭痛。如何降低發生率,… 詳全文 >
銀髮族各項器官逐漸老化,當眼睛玻璃體退化,有些人可能產生飛蚊症,雖然絕大多數屬於良性飛蚊症,症狀雖不會改善、但也不會惡化;但若本身有高度近視或糖尿病,容易成為惡性飛蚊症患者,增加視網膜剝離的… 詳全文 >
老花眼看近距離會無法順利對焦,尤其對於近視者來說,老花眼跑出來之後,不僅看遠需要戴眼鏡、看近也必須再戴老花眼鏡,目前已有雷射手術可改善,不過老花度數過高者,手術效果恐打折扣,這些銀髮族要看得… 詳全文 >
一位80歲的老太太過去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病史,近日抱怨肚子一直悶悶的、怪怪的,有種說不出的不舒服感覺,經抽血檢查及X光片都正常,最後醫師以胃鏡檢查才發現,原來老太太竟把高血壓藥連同有包裝的胃… 詳全文 >
孤獨一直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憂鬱症有關。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表示,孤獨感是一種個人感覺,在老年族群中常可發現,研究證實,透過冥想、禪修,或是運動等方式,可以讓人心情平靜、… 詳全文 >
傳統認為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退化,不適宜做過度激烈的運動。但據美國《神經病學》期刊研究指出,若能進行中強度的運動如打網球、遊泳、徒步旅行或慢跑等,與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同齡人相比,患「無症狀中風」… 詳全文 >
醫療科技日漸進步,人類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但受到現實生活和生理老化的影響,老人肩上所背負的壓力也越來越重,調適不及之下,經常會出現食慾不振、失眠、情緒低落、焦慮、行動遲緩等憂鬱症狀。雖然現在透… 詳全文 >
對於許多銀髮族來說,老化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會大大影響他們的活動力,台大骨科團隊研發出「關節軟骨再生修補技術」,藉由特殊兩相式軟硬骨再生基材,只需一次手術,就能利用患者自體軟骨組織,來修復關節… 詳全文 >
銀髮族活到老、學到老!教育部推動「樂齡大學」計畫,比照大學分為上下學期,每周提供6小時學習課程,讓長者與大學生在校園共同上課及互動,101學年度全國共有98所大學校院參與,開設110個樂齡大…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