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5/24 上午 09:15:37

你是“偷肥族”吗?除了体重,你更需要知道体脂肪

(關鍵字: 肥胖 , 體脂肪 , BMI值 , 內臟脂肪 , 泡芙族

BMI是我们普遍用来评断体重有无过重或肥胖的依据,因为简单又方便,只要知道自己的身高(成年人身高通常变化不大)、站上体重机得知体重,再代入公式BMI=体重(公斤)÷身高平方(平方公尺) 就可以得知,目前台湾的标准如下:

过轻:BMI < 18.5

标准:18.5 ≤ BMI < 24

过重:24 ≤ BMI < 27

轻度肥胖:27 ≤ BMI < 30

中度肥胖:30 ≤ BMI < 35

重度肥胖:BMI ≥ 35

但体重包括了肌肉、脂肪、骨骼、水分等等成份的重量,我们其实更应该关心脂肪的多寡,因为脂肪(尤其内脏脂肪)的囤积与许多代谢疾病有关,例如肥胖、代谢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单看体重,无法得知脂肪的多寡。例如对于长期运动健身的人而言,身体充满肌肉,肌肉的密度比脂肪来得高,因此这些人的体重往往不低,甚至单看体重会以为是个胖子,但其实他们的外型看来并不胖,而是结实精壮。

相反地,许多体重在标准范围内的人,实际上体脂肪是超目标,这些人因为体脂肪高,身材较为松软,俗称“泡芙族”,或者我称之为“偷肥族”(取自TOFI谐音. Thin-Outside-Fat-Inside, 外型看来正常,但内部是肥胖的),若只看体重,会以为自己健康,但其实这些人是有健康风险的,甚至认为体重标准而肆无忌惮乱吃、作息不正常而更让自己身陷疾病风险。由此更显现出只看体重或BMI是不够的。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