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理定律,不管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热量,吃下肚后都不可能凭空消失。怎么能说蛋白质不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呢?
让史考特替大家仔细分析吧!
(经考证后,史考特认为“不会胖”的说法是言过其实了,在此与大家道歉。“相对来说不易胖”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描述。)
碳水化合物到脂肪:脂质新生(注1)。各位读者有没有想过,肚子上的那圈肥油是从哪里来的?除了明显的答案“都是吃出来的”外,我们可以将体脂肪的来源归为两类:
1.将饮食中的脂肪直接储藏。
2.将碳水化合物(醣)转化为脂肪后储存。
那么给各位猜一下,我们肚子上的油是直接吃下肚的多,还是从饭(碳水化合物)变来的多?
如上图所示,仅有非常少量的体脂肪是由醣类合成,大部分吃下肚的淀粉,不是变成肝醣储存在肝脏或肌肉,就是被燃烧掉了。
就算我们走极端路线,每天拿刀子逼人吃下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合成的比率仍然非常低。过去的研究显示,在每日300-400公克的高碳水化合物摄取下,仅有9.3公克会被合成为脂肪。简而言之,碳水化合物要变成脂肪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正也是低脂饮食的立论基础:既然碳水化合物很难被转换为脂肪,那么多吃淀粉铁定胖不了。可惜这理论忽略了一件事:碳水化合物虽不太会直接增加脂肪量,但它能抑制脂肪的燃烧,这需要另一篇完整的日志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