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9/1/30 下午 06:08:38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爱发脾气?这样教会小孩调节情绪

(關鍵字: 親子溝通 , 情緒 , 教育 , 生氣 , 鬧脾氣

Oops!爸妈千万别这样!

1.不发更大的脾气

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曾说:“生气是最危险的情绪!”当一个人生气时,除了会出现攻击行为,还会引发别人生气的响应,在亲子关系之中也是如此。爸爸妈妈在管教发脾气的孩子时,出发点都是想帮助孩子赶快回复平静、理性面对问题,但如果家长自己的情绪很容易被引爆,因而发了更大的脾气,结果不只无法帮助孩子学会调适生气的情绪,还会因为模仿的作用,导致孩子更容易暴怒失控。

不过,做父母的也别过于自责,被发脾气的孩子激怒而生气是很正常的,只要有自觉,不要一路被生气的情绪带着走,也就很难得了。爸爸妈妈可以多学习一些方法,避免自己发更大的脾气,譬如:多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建立多元丰富的情绪调节方法,或者在碰到孩子发脾气时,先问问自己、多想一想:“孩子今天怎么了?”、“孩子的情绪卡在哪里过不去?”、“我怎么做可以帮助孩子缓和情绪?”一旦养成这种对孩子抱持好奇的自我对话习惯,就更能够陪伴孩子回归平静,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情绪管理的行为模范。

2.不求当下解决

有些时候,孩子会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生气,当然,这很可能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并不适合给,也可能是当下无法给他。父母常会在“不希望孩子予取予求”和“不想要孩子脾气爆发”之间摆荡拉扯,那种心情真的很难受;而为了解决自己心里的难受,父母可能会采取比较快速解决的方式,像是放宽标准直接满足孩子的想要,或者用威胁性的高压手段,要求孩子不再胡闹。

这么做虽然可能获取一时的成效,如:拿到东西的孩子马上就不生气了,或者被强压下来之后孩子就不敢再闹了,但这两种做法都会产生一些后遗症。一般而言,第一种方法,也就是让步妥协,会导致孩子食髓知味,从中学到“只要脾气闹得够大、够久,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至于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强力压制,则会让孩子以为生气是不对的,以及在有权力的人面前必须暂时低头不生气;但是,长期处在过度压抑、敢怒不敢言的状态,生气的情绪累积到超越可以忍受的极限时,孩子会爆发出更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甚至会引发生理上的症状。

另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视沟通的父母,以为只要用对沟通方法说对话,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盛怒情绪会挟持大脑、掠夺认知资源,使得孩子暂时无法理性思考;如果爸爸妈妈太想要在当下就把事情“沟通”清楚、把情绪“疏通”完成,通常都会成效不彰,反而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因此,耐心的陪伴和等待,不要急着解决事情,孩子才有机会以自己的节奏消化情绪。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