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1/30 下午 06:08:38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爱发脾气?这样教会小孩调节情绪

(關鍵字: 親子溝通 , 情緒 , 教育 , 生氣 , 鬧脾氣

孩子不定时闹脾气,家长怎能不爆炸!

妈妈刚从幼儿园接了小凯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顺口问了小凯……

妈妈:“小凯晚餐想要吃什么啊?”

小凯:“我要吃饼干。”

妈妈:“晚餐要吃营养健康的东西,不能吃饼干喔!想想看,晚餐要吃什么呢?”

小凯:“我要吃饼干!”

妈妈:“妈妈不是告诉过你,晚餐不能吃饼干了吗?”

小凯:“不管,我晚餐就要吃饼干!”

听到晚餐不能吃饼干,小凯在车上激动地大吼大叫、拳打脚踢,甚至气得把手上的玩具往妈妈身上丢,妈妈一边开着车,一边忍不住提高分贝对小凯怒骂:“要说几次才肯听啊?你再乱发脾气,以后都不给你吃饼干了!”

小凯今年四岁,从小只要不顺他的意就会发很大的脾气,像是玩玩具时没照他的意思玩,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或是想做的事情做不好…等等,他都会非常激动、大发脾气,爸妈一开始都还能和颜悦色地跟他沟通、向他说明,但小凯总是很难接受,反而越说越激动,直到爸妈忍不住强烈地要求、斥责、威胁、恐吓,甚至祭出处罚的手段,小凯才会停下来。

虽然在爸妈大发雷霆之下,小凯会暂时收敛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可是这种状况还是层出不穷,而且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时,小凯不只依然故我,甚至还越演越烈,导致父母也必须采取更严厉的态度、动用更严格的处罚,才能奏效。爸妈对于这种恶性循环感到忧心忡忡,而且每次处罚小凯后,爸妈心里都有很深的内疚感,怀疑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太没耐心,也担心自己的管教方式会对小凯造成不好的影响。然而,面对小凯暴躁的脾气、失控的行为,爸妈内心困扰不已,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师这样说

不论在家里,或是在卖场、餐厅…等公共场所,常常可以看到孩子闹起脾气一发不可收拾的场景。没有旁人在场的压力,爸妈或许还觉得比较好掌握,只要有路人关切,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是故意找碴、让父母亲很没面子。结果通常不是爸妈自己也生起气来,当街严惩孩子,以表示我有在管教小孩,就是干脆满足孩子的要求以息事宁人。而无论采取哪种策略,父母事后不是自责太严格就是担心太宽容。事实上,要帮助孩子改善发脾气的状况,必须先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比较容易生气?一气起来总是惊天动地?

心理学家发现,当孩子想做的事情受到阻碍时,最原始的情绪反应就是生气;而如果没有后天的教养和教育来引导孩子学习调节情绪或解决问题,生气的情绪很快地就会引发攻击行为,包括语言和动作。这些语言和动作,是用来对抗阻碍我们的事情,让我们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生气”本来也具有很重要的生存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激发行动、移除阻碍、带来改变。

尽管生气对生存来说很重要,但是,有些孩子情绪本质比较负向,在生活中习惯先注意让他不开心的地方,也就容易把事情解读成阻碍或不顺。于是,像“事情可能会越来越不好;不顺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自己总是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这类的想法,就会不断地冒出来,进而导致不愉快的情绪。虽然,有些孩子可能会先试着用压抑的方式来处理,但不愉快的情绪累积到超过负荷时,就会出现突然爆发的情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