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黑心油」風波沸沸揚揚,引起消費者對於食用油品安全的高度重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用油5撇步」,建議民眾烹調多應使用含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之植物油,以低溫之烹調方式,如涼拌、低溫油水炒,以減少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的生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的風險。
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陳延芳組長指出,日前許多民眾因擔心購買坊間植物油購買到標示不實之調和油,而選擇自製豬油來烹調,事實上,這些調和油主要是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若能避免高溫烹調,基本上是對心血管負擔較低的脂肪。
少吃動物油 保護血管
而豬油(動物油)含較多飽和脂肪,食用過多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致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使血壓上升,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油品的選擇上,一般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胡麻油等,都屬於不飽和脂肪含量(85%以上)較高的油,適合作為家庭低溫方式之烹調用油。

鳳梨酥陷阱 反式脂肪恐傷心血管
健康大NG!避7種高反式脂肪食物
攝取纖維+運動 加速代謝反式脂肪
研究:逆轉糖尿病仍會「傷心」!周建安醫師:留意糖尿病前期5大警訊
藥物引發嚴重過敏「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急性過敏風暴後,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加
肺癌每年奪走逾萬條性命!「一步一展望,一棒一希望」線上路跑傳愛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