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但回顾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却让人心惊胆跳!食品业者表示,除了做好产品的质量把关之外,更须从消费者的健康角度出发,推动全民食用“真食物”,而非采用容易造成人体肝肾负担,甚至影响健康的人工色素、香料等化学添加物,一旦危害已发生,即使有法律规范处罚,也无济于事。
有机饮食专家林忠儒表示,导致“真食物”逐渐被人工添加物替代,食安问题接连发生,事实上与两大因素息息相关:第一,人类对于美味有无限上纲的需求,部份厂商为了迎合这样的趋势,昧着良心,只想到添加、制造人体不应食用、容易造成肝肾负担的添加物,来增添风味。第二,无良商人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使用能压缩成本、劣质的原料,于是市面上出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替代食物。
营养补给要吃对!真食物保护健康
除了来自无良商家的因素外,消费者似乎也应该思考,是否能够洞察隐藏其中的问题?或是是否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帮凶?例如购买一颗有机鸡蛋时,目前市场行情大约是一颗10元台币,但是如果一个声称以真有机蛋制作的布丁也是叫价10元台币,消费者就应该怀疑这样的布丁是否真有鸡蛋存在?
此外,针对摄取营养素的来源,林忠儒也举例提醒:“从树上摘下来的橘子,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和冰箱摆放维生素C药片,是一样的东西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摇头回答:“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