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綠茶中的兒茶素有清除毒素及致癌物的功能嗎?根據新加坡科學科技研究機構(A*STAR)團隊最新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能夠成為癌症化療藥物赫賽丁(Herceptin)的載體,有助化療藥物赫… 詳全文 >
-
不管是用來爆香還是加味,大蒜都是料理時不可或缺的萬用好夥伴。其實,大蒜的好處絕不只限用於餐點,在所有天然食物中,大蒜因含有豐富營養素,也是最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亦含有硫化醣胺,能刺激巨噬細胞… 詳全文 >
-
國人聞癌色變,你也是離癌的高危險群嗎?不想讓惱人的癌細胞找上身,遠離癌症威脅,究竟該怎麼做呢?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想要遠離癌症危害,降低罹癌風險並不難,只要把握拒菸、拒檳榔、哺育母乳、… 詳全文 >
-
柿子的好處「表裡如一」,不僅好吃,其豐富的營養素,更具有比蘋果、奇異果優異的保健作用,適度攝取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又能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降低罹癌風險。營養師劉汶璋表示,一般人常吃的柿子有「甜… 詳全文 >
-
被醫師宣告罹患癌症的消息後,你能做什麼?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銘志指出,根據研究,運動能使人體吸氧量及排汗量增多、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亦能使身體康復較快,並提升免疫力。此外,運… 詳全文 >
-
在所有血液惡性腫瘤中,淋巴癌居首位,發生率逐年上升,每年新增個案數達1800位,好發於50、60歲族群,且男性多於女性,而不同型態會有一些差異。 詳全文 >
-
美國研究指出,每日5份蔬果,比起平均未攝取2份的人,癌症的發生率少一半,尤其在口腔、食道、咽喉、胃、大腸、直腸等處的癌症,更具顯著差異。 詳全文 >
-
癌症不再是絕症,病友不當抗癌逃兵,積極面對和治療,仍可恢復正常的生活。不過,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18%癌症病友在確診後的3個月內未接受正規治療,一年死亡率高達55%,比及時就醫治療者高2倍以… 詳全文 >
-
每年有無數名病友與癌細胞對抗,飽受掉髮、疼痛、食慾下降、體力變差等折磨,目前臨床多以中西醫互補療法減輕患者不適,但中醫介入的時機和輔助治療方法也要因時制宜、因人而異,提醒民眾別迷信偏方,避免… 詳全文 >
-
你是Candy Crush不破關,手機就放不下來的人嗎?或是家中小孩常常玩遊戲打怪,打到電腦發出陣陣燒焦味?專家警告,3C電子產品運轉過熱所產生的焦味,可能是有毒的化學揮發物「多溴二苯醚」,… 詳全文 >
-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顯示,自2006年起,罹患大腸癌新發生人數已連續6年蟬聯國人癌症排行榜第一名。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的預後是所有消化道癌症最好的一種,只要早期診斷透過手術切除病灶,再透過適當… 詳全文 >
-
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3成年輕男女會對情人隱瞞性史,國外研究則發現,每增加1名性伴侶,會增加2至3倍感染HPV的風險,可能罹患菜花併發的風險也會大為增加,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提… 詳全文 >
-
1名57歲有吸菸、嚼檳榔習慣的男性,起初因嘴內傷口久未痊癒,看牙醫未果,3個月後嘴巴竟張不開,診斷後已為口腔癌第4期。據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口腔癌最折壽,平均減壽16.3年。新光醫院耳鼻喉科… 詳全文 >
-
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專任主治醫師劉興璟在門診接觸過數以千計的罹癌患者,也與這一些患者共同面對「生與死」的人生課題;令他最感欣慰的是,當許多患者乍聞罹癌出現悲觀的念頭,不再對人生抱持希望,似乎只… 詳全文 >
-
現代人受到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的影響,腸道異常比例卻有上升的趨勢。健檢中心分析腸道健檢資料,發現4年來的腸道健康異常且有瘜肉者從18%新增至34%,成長將近1倍,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肝膽腸胃…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