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罹患慢性腎臟病,是不是得要終身和洗腎為伍呢?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醫師指出,答案是否定的,只要飲食與藥物控制得宜,就可免除洗腎風險。一位67歲的廖先生是慢性腎臟病第四期,但在遵照醫… 詳全文 >
-
台灣洗腎率世界第一,多數病人都採取血液透析來洗腎。醫師指出,當慢性腎衰竭合併尿毒症時,通常有3種治療的選擇,首先為血液透析,其次是腹膜透析,最後則是換腎,但礙於器官捐贈的風氣未全面開放,捐腎… 詳全文 >
-
對於多囊性腎病變患者來說,初期沒有典型症狀、驗小便也檢查不出來。腎臟科何健明醫師提醒,「年輕型高血壓」是這類遺傳性疾病的警訊,除了治療高血壓,也要進行腎臟超音波檢查以及抽血注意腎功能變化,以… 詳全文 >
-
為控制血糖穩定,糖尿病患除按時服藥外,飲食也應有所節制,不過罹患糖尿病已達32年的78歲蘇玉花,因常常忘記吃藥,也沒遵守醫師叮囑的注意事項,經常吃太甜的食物、缺乏運動,結果一次小便發現尿液中… 詳全文 >
-
一名盧姓婦人日前到醫院進行例行性洗腎時,感覺右眼球有向前凸出、無法轉動的現象,緊急停止洗腎治療,經台中童綜合醫院眼科醫師陳沛仁檢查後發現為鼻竇炎所引起的眼窩內蜂窩性組織炎,又因洗腎的抗凝血劑… 詳全文 >
-
台灣的洗腎人口密度居世界之冠,但是在門診中,卻常有患者因洗腎瘻管發生狹窄,或阻塞而求診的案例。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蔡翰林醫師表示,洗腎病人最重要的莫過於有一個良好的血管通路,當洗腎出現不順… 詳全文 >
-
國人偏好打針治病,殊不知若此舉也傷害血管健康,尤其一旦成為需要血液透析的洗腎患者,血管品質差,就無法使用自己的血管做廔管;且若血管很差,被迫只能在少數固定地方下針,也容易產生動脈瘤,一旦破裂… 詳全文 >
-
「雖然故事的開頭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但故事的內容是我可以去創造的。」就讀樹德科技大學金融學系的蔡博任,今年18歲,卻自11歲發現罹患尿毒症後,陸續經歷洗腎、換腎、腎癌、再次洗腎的歷程,未來必須… 詳全文 >
-
台灣稱號「洗腎王國」,其中又以雲嘉南地區尿毒症病人的洗腎發生率,高居全國之冠。醫師分析,民眾用藥行為的偏差是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腎臟病患者中,8成都是外食族,日常預防方法則建議多喝水、多運… 詳全文 >
-
塑毒風暴再現!台灣6.6萬洗腎人口用的PVC醫療軟管,竟然內含塑化劑。腎臟科醫師指出,洗腎1次的塑化劑暴露量便達到美國腸道外耐受量的0.6倍,更為衛生署標準明訂的7.2倍。長期洗腎病人因血液… 詳全文 >
-
台灣是「洗腎王國」,平均每8個成年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推估全國有200多萬患者罹患腎臟病,而需洗腎者高達5、6萬人,1年平均花掉健保費近300億元。醫師表示,凡50歲以上,且有糖… 詳全文 >
-
在台灣,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為國人99年十大死因排名第10位,依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在2008年針對近50萬人的大型前瞻性世代研究發現,台灣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推估高達12%,全國約有2… 詳全文 >
-
現代人喜歡「吃重鹹」,吃烤肉、火鍋要沾沙茶醬,吃水餃、白斬雞也要沾醬油;甚至喜歡吃泡麵,必放調味料理包,以及吃蚵仔麵線必放黑醋等,其實,對於三高的患者來說,嗜吃沾醬有如走在健康鋼索,醫師提醒… 詳全文 >
-
隨著國際觀光醫療的發展,大陸洗腎病友也開始來台旅遊兼洗腎,最近就有來自上海仁濟醫院的25名腎友,趁著在台旅遊期間,也將分別到嘉義和台北的洗腎中心報到,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並與台灣腎友代表經驗交… 詳全文 >
-
中央健保局將門診一般血液透析費調降點數,預定自6月1日起實施,此舉意謂著洗腎室得到的健保給付將減少,引起部分醫護不滿,不過健保局說明這是配合去年度的藥價調整,既然藥價降低、透析費用也要反應實…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