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便起泡泡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未必真的有問題。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含各種氮廢物跟礦物質,使尿液張力較強而易出現泡沫。特別在清晨因夜晚水份攝取較少,尿液經過濃縮,或因男性站姿較高,此現象可能會比較… 詳全文 >
-
王先生平日不菸不酒,只是血壓有點高,但一向規則服用降血壓藥物。最近天氣炎熱,他跟家人出遊時吃壞了肚子,又拉又吐了3天,不敢吃東西,連水都不敢喝。結果人虛弱到無法下床,這天更是整天一滴尿都沒有… 詳全文 >
-
麻薏是台中和彰化一帶的特產,含有多酚可抗氧化,煮成湯就成為當地人的消暑聖品,不過,1名45歲洗腎患者連續一個星期天天喝麻薏湯後,血鉀濃度飆高,導致心律不整,幸好經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腎臟科醫師… 詳全文 >
-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乎籲,從2006年起,台灣洗腎密度已成為全球第一,平均每年約增8000多人,約有5~6%成長率,主要原因可能是食安問題及藥物、保健品服用不當及保健食品氾濫所引… 詳全文 >
-
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表示,慢性腎衰竭的病人,需要長期定期的血液透析(洗腎),以維持生命及提高生活品質。但是,往往需要每星期進行最少2至3次,為了承受血液透析長期的穿刺,維持一個通順且強大… 詳全文 >
-
長期吃藥控高血壓,卻依然失控飆高?明明都有按時吃藥,平時也有規律運動且不吃重鹹食物,但血壓卻降不下來,當出現這種狀況時,就要懷疑是否為其他疾病引起的「次發性高血壓」。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 詳全文 >
-
糖尿病無聲無息,常讓人失去戒心,若確診有糖尿病後,依舊不忌口的讓血糖狂飆,豪邁不羈的錯誤生活習慣,當心引爆心肌梗塞、中風、洗腎等併發症,等到生活毫無品質才後悔,已來不及,好好控制血糖,才能遠… 詳全文 >
-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被告知須接受透析治療時,通常會感到沮喪,認為日常生活會就此改變,為了讓腹膜透析腎友了解,他們也能擁有正常人的生活品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希望透過歌聲來傳遞「洗腎… 詳全文 >
-
「罹患糖尿病好比被下了封口令,什麼都不能吃?」、「打胰島素調控血糖容易導致腎功能異常,甚至需洗腎?」以上都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錯誤迷思!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 詳全文 >
-
近來氣溫忽上忽下,又驚傳1位名人心肌梗塞病逝,58歲的資深藝人趙舜,於今10日晚上因心肌梗塞引發多重器官衰竭,不幸病逝,家人都隨侍在側。趙舜的身體狀況一直起起伏伏,曾經在5年內3度中風,並且… 詳全文 >
-
腎臟病是台灣新國病,雖然發生率有逐年下降趨勢,但整體盛行率仍是世界第一。成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醫師曾進忠指出,腎臟病末期死亡率高,主要關鍵在於高血磷,易釀成心血管鈣化致死,所幸目前有新型降磷劑… 詳全文 >
-
亞東紀念醫院腎臟科主任彭渝森醫師表示,時常有腎友反映洗腎人生就是在家裡與醫院兩點之間度過,根據臨床統計大約20~40%的透析腎友有憂鬱症的情形,需要腎友與家人共同面對。腎臟病是長期抗戰,最好… 詳全文 >
-
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常見引發食物中毒的細菌,常見於生猛海鮮與肉類,但蔬菜、水果中也會出現。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表示,一般人吃生魚片、生菜或是像腐壞的西瓜等食物,頂多引起腹瀉、… 詳全文 >
-
從2006年起,台灣洗腎密度已成為全球第一,平均每年約增8000多人,約有5~6%成長率,主要原因台灣人的用藥知識較薄弱,藥物服用不當及保健食品氾濫所引起。 詳全文 >
-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主治劉振驊醫師表示,全國逾7萬洗腎病患當中,約有20%~40%可能因血液透析而交叉感染C型肝炎;醫界推測原因應是血液透析單位中病患交叉感染所導致。由於近年來國人罹…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