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崎病是一種全身發炎性疾病,台灣的發生率為每年每10萬個孩童中,約有64個孩童會罹患此病。少部份患者可能日後在心臟留下巨型冠狀動脈瘤,透過新的鑽石研磨術合併支架置放,可能救回心肌。台大兒童醫… 詳全文 >
-
美國心臟協會(AHA)於2016年1月25日,在Circulation期刊上發佈了首個針對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科學聲明。在美國,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年發生率遠遠超過男性患者。但… 詳全文 >
-
氣候異常,冬天冷熱變化明顯,好發急性心血管疾病,即使年輕人也不例外!不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心臟科主任何季麟提醒,年輕人出現早發性冠心症,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可能與年幼時曾經罹患川崎症有… 詳全文 >
-
健康沒有假期!現代人吃得好但睡不飽,工作多但動得少,讓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成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陳宜男提醒民眾,盡量保持規律的生活,且多注意4個關鍵時間點,有… 詳全文 >
-
年關將近,氣溫驟降,總讓人想吃火鍋,不過如果大吃大喝過後出現胸悶的症狀,小心可能是心臟血管健康亮紅燈所發出的警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志成醫師表示,冬季天氣變冷,好發急性心… 詳全文 >
-
氣溫急凍後突然轉溫和,最擔心溫差過大造成心血管疾病意外。此時無論是保暖或養生,都是維持健康的關鍵!宋明樺營養師分享天冷時的私房養生妙方,尤其是睡眠補水與辛香料入菜等撇步,尤其對於家中有長者來… 詳全文 >
-
一遇到氣溫驟降或乍暖還寒的天氣型態,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就會顯著增加,原先已有的老病號也由穩定的病情掉入不穩定的惡化狀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提醒,冬天特別好發4種心… 詳全文 >
-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庭光醫師表示,心肌梗塞除了典型的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等症狀,有些患者會以嘔吐、胃腸不適、冒冷汗等症狀表現,這是因為右冠狀動脈心肌梗塞時,心臟下壁缺氧,刺激橫膈神經所… 詳全文 >
-
PM2.5, PM10和一氧化碳會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則不會有明顯的影響。PM2.5會增加1.16 (1.03-1.29) 倍的風險,PM10 增加 1.05 (1… 詳全文 >
-
當氣象主播預告「寒流來襲」、「溫度驟降」,不僅出門要多加件外套,更需要留意心血管健康!如果家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呢?切記以下七要三不,就能降低急性發病… 詳全文 >
-
今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晚,遲至11月底,本週四起天氣才真正要開始變冷,氣溫下探12度!雖然冬天能夠有暖暖的太陽會讓人感覺幸福,但是在「暖冬」出現的寒流,反而更是需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健康的時刻,… 詳全文 >
-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挪威科技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發現定時運… 詳全文 >
-
秋冬季節天氣寒涼,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也隨之上升,嚴重會突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甚至導致猝死,一命嗚呼。如何透過飲食的方式「護心」?張倩華中醫師認為,部分白飯用燕麥或薏仁替代,就是個很… 詳全文 >
-
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嚴重甚至引發心肌梗塞和猝死。古人流傳「人參治百病」,有強身和保養心血管的功能,然而,人參並非「百利無一害」,黃慧娟中醫師提醒,人參只適合怕冷的虛弱體… 詳全文 >
-
入秋溫差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留意,避免心肌梗塞猝死!要預防心血管疾病,首重飲食控制、回歸正常作息,更可額外攝取抗氧化營養素,有助降低中風與動脈硬化的風險。例如維生素C、E、輔酵素Q10…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