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病治療法可望突破!心臟病高居全球死亡率第一,中研究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謝清河研究員研究團隊以刺激4個「微型核醣核酸」的方式,成功找到能快速促進人類與老鼠心肌細胞成熟生長的創新方法,未來將有… 詳全文 >
-
血脂異常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不少年輕人也開始出現血脂異常。對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錢菊英教授表示,血脂升高主要會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必須加以治療。 詳全文 >
-
健康人生從「心」開始!在台灣,近年來心臟病的奪命率有越來越凶猛,主要原因之一的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呈現「男升女降」的趨勢,男為女的2.8倍,而且以40至49歲男性的增幅最大,5年發生率增加近… 詳全文 >
-
因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猝死的憾事時有所聞。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朝崧表示,對心臟進行除顫是治療猝死的最有效辦法,目前除了急救用的自動體外去顫器(AED)之外,高風險族群也可經診斷和評估先… 詳全文 >
-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台灣約有3分之1的人有打呼睡不好的問題,根據臨床發現,40至50歲族群約有2成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現年86歲的攝影大師柯錫杰,即有睡眠… 詳全文 >
-
糖尿病無聲無息,常讓人失去戒心,若確診有糖尿病後,依舊不忌口的讓血糖狂飆,豪邁不羈的錯誤生活習慣,當心引爆心肌梗塞、中風、洗腎等併發症,等到生活毫無品質才後悔,已來不及,好好控制血糖,才能遠… 詳全文 >
-
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醫師指出,癌症患者能不能做微創手術必須看期別、腫瘤大小與年齡,其中,腹腔鏡手術適用較早期及較小腫瘤,視腫瘤的部位決定做全胃還是次全胃的切除。余政展主任建議,年長… 詳全文 >
-
第2型糖尿病患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因此用藥的安全性格外重要。本週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美國糖尿病醫學年會中,TECOS 大型糖尿病藥物臨床研究結果正式發表,確認sitaglipt… 詳全文 >
-
你今天運動了嗎?當心!運動不足恐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根據衛福部公佈102年國人最新死因統計,心臟疾病躍升為國人前十大死因第2名,其中台灣25歲到44歲人口罹患心臟疾病死亡率更成長近30%,… 詳全文 >
-
1名東南亞中年男性台商,日前應突發性典型心絞痛的症狀,就醫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並建議該其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但該男性因擔心當地醫療水平不佳不願接受治療,寧可強忍不適搭機回國,尋求國內醫…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國人的血型分布如O型人口約占44%、A型26%、B型24%、AB則占6%。養生達人、國際針灸師吳建勳指出,人數最多的O型是最原始的血型,已存在超過5萬年,不同血型是人類在求生過程中… 詳全文 >
-
對於健康來說,也有「紅黑時間表」,值得注意!根據美國《預防》雜誌總結出身體健康有個「紅黑時間表」,提醒大家對於黑榜上不利健康的危險時刻應該謹慎重視,例如每天早上是心腦血管病發作的「魔鬼時間」… 詳全文 >
-
公事又加上家事,不少女性過著天天忙碌的日子。這樣的女孩該小心的是「高血壓」。相信很多人覺得……「我還年輕沒問題的」,可是其實高血壓也被叫做「沉默的殺手」,是一個經過好幾年形成的恐怖疾病。 詳全文 >
-
鱈魚肉質雪白鮮美,富含多種營養素,在北歐,鱈魚被稱為「餐桌上的營養師」,除鮮食外,還加工成各種水產食品,此外鱈魚肝大而且含油量高,富含維生素A和D,有助促進鈣質吸收。在春季到來之際,媽媽們不… 詳全文 >
-
股市大亨翁大銘6日疑因心血管疾病在家中暴斃,為今年以來名人心血管疾病又1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心血管疾病早期徵兆不明顯,但可運用目前最先進的極速高解析低劑量電腦斷層設備找出微細…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