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梗塞主要與心臟冠狀動脈血栓有關,血栓的形成也與動脈粥狀硬化有很大的關聯,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兩個重點: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避免血栓形成。動脈血管裡有脂肪等物質累積形成粥狀斑塊,讓血管失去… 詳全文 >
-
許多醫學文獻已證實,LDL俗稱壞膽固醇過高,容易造成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李應湘指出,當LDL濃度增加,血管阻塞的機會就會增加,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積極控… 詳全文 >
-
最近天氣逐漸轉涼,時序入冬,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時間。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國人十大死因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分別是第二名的心臟疾病、第四名的腦血管疾病與第八名的高血壓疾病,共佔三位…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統計,心臟疾病已蟬聯十大死因第二位近十年。部分「末期」心臟衰竭病患雖靠著先進的藥物得以延長壽命,卻免不了反覆地進出醫院,甚至無法離開。對於心臟衰竭病患而言,心室輔助器的問… 詳全文 >
-
吃藥比較安全,不要打胰島素?這是許多糖尿病友的迷思。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暨鹿港基督教醫院杜思德院長指出,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謝異常的疾病,研究證實,提早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僅能改善胰島… 詳全文 >
-
天氣忽冷忽熱,年輕人本身是血管斑塊破裂的高風險族群,都要特別小心防範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網路上傳說:「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前1個月,會有前兆症狀警訊,像是胸悶、氣喘等」,是真的嗎?來聽國泰醫院心血… 詳全文 >
-
抗生素濫用問題日益嚴重,引起全球關切。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利用老鼠實驗,證實:「濫用抗生素將導致腸道菌相失衡,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使心肌梗塞的死亡機率大幅提高。」 詳全文 >
-
正在減肥的人,大概對於「限醣飲食」並不陌生,這是一種不吃或減少米飯、麵包、麵類、榖物或薯類等富含醣類食品,改以蔬菜,以及多吃肉類、魚類、香腸等蛋白質食物的飲食方法。但是,專家提醒,攝取動物性… 詳全文 >
-
心臟血管阻塞如同不定時炸彈,及早拆彈,可避免中風或猝死!大部分患者都只有1到2條冠狀動脈阻塞,但是,國泰醫院日前成功救治1名3條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罹患嚴重急性心肌梗塞,休克險死的患者,所幸醫… 詳全文 >
-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中風家族」最常見的病例是腦中風和心肌梗塞,而近年來國內「眼中風」的患者人數也逐漸上升。雖然及早就醫可能有助恢復視力,但仍不可掉以輕心,若是眼中風後沒有適當的… 詳全文 >
-
夏季天氣熱到爆,新聞屢屢傳出心肌梗塞和心血管疾病病症惡化的病例,此時除了適度補充水分、避免頻繁進出冷氣房和多休息之外,適度補充維生素也是個好主意,只是,專家認為偶爾缺少哪一種維生素都沒關係,… 詳全文 >
-
53歲的林姓男工程師日前在連續加班一周後,趁著周末外出跑步,不料竟突然心肌梗塞發作,還好立即被民眾發現,即時施以心肺復甦術並聯繫119送醫。還好經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放置支架搶救後,成功救回… 詳全文 >
-
「好熱哦!」這句話已經成了最近每個人掛在嘴上的口頭禪,因為溫度幾乎天天破30℃,並且還不斷地創新高。夏季高溫除了要小心熱衰竭、中暑之外,還要小心一種致命疾病──心肌梗塞, 詳全文 >
-
日前醫界發現「丹參」中有一種化合物,有助減肥及改善脂肪肝的效果,彷彿成為減肥明日之星!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其實中醫看丹參對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失眠、心肌梗塞等病症,都有一定的療效, 詳全文 >
-
在台灣,平均每年約有近萬人因心肌梗塞死亡,據統計,患者多集中在冬季與夏天悶熱季節。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黃靜怡提醒,心肌梗塞事前幾乎沒有症狀,但平常如果出現胸悶、疲倦及冒冷汗等症狀,或有三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