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段防疫期間,天氣炎熱,不少人感覺心悸、胸悶,心血管鬧脾氣,卻不敢到醫院看醫師。小心出現心悸、心律不整,甚至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病兆,千萬別輕忽!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夏天不妨多吃一些「酸性」… 詳全文 >
-
防疫期間猝死頻傳,令人膽顫心驚!根據台灣40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數據顯示,2020年2至4月比起2019年同期,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發作至醫院救治時間,從142分鐘提高到180分鐘,多拖了近4… 詳全文 >
-
全台COVID-19死亡案例累計17例,尤其受到關注的是,近日有幾例 COVID-19確診者在家中死亡,令人突然担心,為什麼惡化來得如此突然?呼吸胸腔科名醫蘇一峰表示,快樂低血氧症(Happ… 詳全文 >
-
「氧化」會引發各種疾病,很多疾病、身體發炎不適,幾乎都與氧化有關。總而言之,腦梗塞、心肌梗塞、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失智症也都與慢性發炎有關。想要預防慢性發炎,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和休養。 詳全文 >
-
急性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因為本身神經感覺衰退,對疼痛反應遲鈍,所以「無痛性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很高。高血脂是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的炸彈,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於急性心肌梗塞… 詳全文 >
-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發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但當粥狀硬化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時,嚴重時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疾病,臺美合作研究團隊研究發現:「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甲基化」可… 詳全文 >
-
心肌梗塞發作,命懸一線間!台中1名32歲李先生為貨車司機,去年曾因心肌梗塞幸運獲救,但日前在家再度發作,當下打119求救,救護人員透過「即時無線傳輸12導程心電圖」,讓醫師掌握到院前第一手資… 詳全文 >
-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較容易有心臟血管疾病險,包括心肌梗塞、心衰竭、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都可能發生,主要因為慢性關節發炎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粥狀動脈硬化,也會造成低密度(壞的)膽固醇增加,心血管風險… 詳全文 >
-
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主要靠三條分枝的冠狀動脈供給,當供應心肌血液的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時,就會阻斷心臟的氧氣及養分供給,導致心肌缺氧,引起心衰竭或心律不整而導致死亡。 詳全文 >
-
56歲林先生過去經常抽菸喝酒,為了減肥平均每月跑量80公里,不料去年底卻連跑500公尺都相當吃力。經檢查發現三條冠狀動脈嚴重阻塞,透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後,如獲新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 詳全文 >
-
1名75歲患有心房顫動和腦中風的病患,為了防止腦中風,透過心導管手術,裝上「左心耳封堵器」來降低血塊。但是該名病患置放「左心耳封堵器」後,因自以為狀況已改善,自行將藥物減量,沒有按照醫師指示… 詳全文 >
-
「心臟無力」是真的!有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三高)、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小心容易併發心臟衰竭!此外,若曾有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疾病病史者,也都是高危險群。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崇… 詳全文 >
-
冬天冷鋒一波波,加上正值後疫情時代,維護健康增加防護力,應先從防疫保暖術開始!根據研究發現,現代人的體溫正在下降中,恐影響健康防護效能。輔大家醫科醫師許書華表示,天冷溫度下降,小心誘發腦中風… 詳全文 >
-
冠狀動脈心臟病是體內的「無聲炸彈」!心絞痛、心肌梗塞是來得又急又快的冠心病,嚴重可能會引發休克,甚至猝死。要遠離冠心病,飲食方面除了宜採取低脂、低鈉飲食,最近還有一項研究新發現,適量攝取豆腐… 詳全文 >
-
明明看起來30多歲的年輕人,血管老化卻像是老摳摳。一旦血管老化,失去原本的彈性與柔軟性,以致血液無法順利流通,就可能引發許多疾病。國人十大死因中,竟然有5項都與血管有關。如何活化血管保健康?…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