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許多認知功能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 詳全文 >
-
隨著社會的高齡化,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劇增。日本政府預估2020年,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患者人數(占日本失智症患者一半比例),將會有535萬人之多。根據最近的研究,已經得知除了遺傳因素,高濃度胰島… 詳全文 >
-
大家都不希望罹患失智症,卻不知道該如何具體預防失智,還有已經出現輕度認知能力退化的患者,又可以做些什麼來減緩退化的速度?預防失智症謹記4大關鍵重點,力行實踐全家一起動起來,「及早救智」永遠不… 詳全文 >
-
透過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可以找到自我價值感與被需要性,如參加同學會、社區活動、打牌等,都有助於長輩在團體間的社交互動,可以在同儕間找到生活的價值,以及平日的生活大小事的經驗交流,都…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民國120年失智人口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2位失智者。未來的45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以每40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的速度成長著。這也凸顯台灣長照政策刻不容緩,… 詳全文 >
-
阿金嬤,89歲,先生、長女皆已過世,她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失智、關節退化…,生活自理方面阿金嬤全沒辦法了,不論是進食、移位、如廁、洗澡,平地走路,上下樓梯完全都要靠人幫忙。她雖領有身障… 詳全文 >
-
美國近日一項研究指出,咖啡中的咖啡因與一種在咖啡表層名為EHT的脂肪酸,可抵抗腦中的有毒蛋白質,有助於對抗帕金森氏症,對學習力與記憶力有直接影響。不過,喝咖啡是否能成為擺脫帕金森氏症的良方,…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表示,衛福部從106年起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建立以鄰近的社區為基礎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體系,除了方便長者們前往外,更透過實際的參與以維持及增進失能長者之生… 詳全文 >
-
銀髮浪潮勢不可擋!台灣老年人口已達13.2%(約304萬人),如何避免失智等老化疾病提早報到,也成為現代人熱切關注的議題。預防失智症上身,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根據日本流性病學統計發現,擁有高… 詳全文 >
-
您最近是否抱持著健忘傾向變嚴重的煩惱呢?而單純的健忘,與腦部老化、失智症之間存在著哪些不同呢?首先讓我們來正確理解,究竟什麼是失智症吧! 詳全文 >
-
老年人身上最容易發生的「3D」疾病,「失智症」(dementia)和「譫妄」(delirium),接著是「憂鬱症」(depression),以下就來解釋這三種症狀的區別以及關聯。 詳全文 >
-
近來,哪些是容易引發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引發了熱烈討論。生活習慣、遺傳、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各種可能性都被列舉了出來,但就我的經驗來看,需要注意的仍然是憂鬱症。 詳全文 >
-
除了服用失智症治療藥物以外,腦部復健也能夠幫助治療失智症。療程中治療師會讓患者多加使用視覺、聽覺、觸覺等五感,藉此活化腦部尚未被運用的神經細胞,進而提升腦部運作效率。而讓患者抱持快樂心情接受… 詳全文 >
-
台灣截至去年底的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7萬人,推估2031年失智人口將倍增至逾46萬人。為了促進失智老人與外界互動,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可利用非藥物療法「綠色照護」… 詳全文 >
-
全球失智症的盛行率,65歲以上每一百人中,就有四至八人罹患失智症。這是一種神經性退化的疾病,發病後,心智功能會慢慢退化,到最後認不得家人,記不得回家的路。依衛生福利部調查結果,台灣六十五歲以…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