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要安享老年生活,怎奈失去聽力……老年失聰恐導致憂鬱、失智,幸有人工耳蝸,熟悉的幸福感回來了,有聲世界真好! 詳全文 >
-
為了不失智,首先基本要做好的便是牙齒保健。無論是多麼美味的食物,若嘴巴裡的情況相當惡劣也不可能去享用了。如果當事人的狀態已經是無法自己好好刷牙,那就詢問牙醫生或是專業的看護師,針對刷牙的方法… 詳全文 >
-
還我健康的腦!隨著人口老化,腦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疾患盛行率也日漸增高。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一般神經科主任周中興表示,應用新式治療方法─細胞療法於腦組織再生,即經顱移植細胞層片重建腦… 詳全文 >
-
香腸阿公早年擺攤烤香腸維生,妻雙眼失明,收養一子一女但未往來,平日多由妹妹關心探視。原在家申請居家服務(送餐、陪同就醫、購物等),兩次意外跌倒後由縣府轉介安置到機構。 詳全文 >
-
運動不夠,包括心肺功能和肌耐力都會下降,使新陳代謝變差,影響身體容易發胖,且會有血壓值偏高、血糖控制不易等症狀,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整、心臟病、高血壓和腦中風等。以及失智症也與運動不… 詳全文 >
-
《病人自主權利法》自今108年1月6日起正式上路。民眾只要提早預立簽署,即可表達自己未來若在特定的條件下,遭遇需接受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流體餵養情境時的意願與否。讓民眾能充分享有知情、選擇與… 詳全文 >
-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許多認知功能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 詳全文 >
-
隨著社會的高齡化,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劇增。日本政府預估2020年,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患者人數(占日本失智症患者一半比例),將會有535萬人之多。根據最近的研究,已經得知除了遺傳因素,高濃度胰島… 詳全文 >
-
大家都不希望罹患失智症,卻不知道該如何具體預防失智,還有已經出現輕度認知能力退化的患者,又可以做些什麼來減緩退化的速度?預防失智症謹記4大關鍵重點,力行實踐全家一起動起來,「及早救智」永遠不… 詳全文 >
-
透過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可以找到自我價值感與被需要性,如參加同學會、社區活動、打牌等,都有助於長輩在團體間的社交互動,可以在同儕間找到生活的價值,以及平日的生活大小事的經驗交流,都…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民國120年失智人口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2位失智者。未來的45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以每40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的速度成長著。這也凸顯台灣長照政策刻不容緩,… 詳全文 >
-
阿金嬤,89歲,先生、長女皆已過世,她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失智、關節退化…,生活自理方面阿金嬤全沒辦法了,不論是進食、移位、如廁、洗澡,平地走路,上下樓梯完全都要靠人幫忙。她雖領有身障… 詳全文 >
-
美國近日一項研究指出,咖啡中的咖啡因與一種在咖啡表層名為EHT的脂肪酸,可抵抗腦中的有毒蛋白質,有助於對抗帕金森氏症,對學習力與記憶力有直接影響。不過,喝咖啡是否能成為擺脫帕金森氏症的良方,…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表示,衛福部從106年起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建立以鄰近的社區為基礎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體系,除了方便長者們前往外,更透過實際的參與以維持及增進失能長者之生… 詳全文 >
-
銀髮浪潮勢不可擋!台灣老年人口已達13.2%(約304萬人),如何避免失智等老化疾病提早報到,也成為現代人熱切關注的議題。預防失智症上身,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根據日本流性病學統計發現,擁有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