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再自我感覺良好!近10年來,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增加近2倍,但國內超過3成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沒有量血壓的習慣,另有些患者自知高血壓,卻是憑「感覺」量血壓,導致血壓控制不佳!陳文鍾… 詳全文 >
-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葉宏一教授表示,誘發心臟衰竭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抽菸、肥胖、不運動等。任何心臟疾病皆可能發展成心臟衰竭,如果症狀未控制好,就有可能一再發作必需住院,病況也會愈來愈… 詳全文 >
-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最新研究發現,消化道內的細菌群會影響人的體重、血脂和膽固醇水準,進而影響心臟健康。研究人員宣稱,腸道菌群構成能解釋4%的高密度膽固醇水準差異,5%的體重差異和高達6%… 詳全文 >
-
老年人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較容易骨質疏鬆,應透過補鈣緩解。但是大量補鈣後,血鈣濃度驟增,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和血管硬化。美國每年有20萬例致命性心臟病發作,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心… 詳全文 >
-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秘書長周子傑指出,臨床定義,只要血壓、血糖、血脂、腰圍等有3項指標異常,就是代謝症候群,不僅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癌症等慢性疾病,若長期不好好控制,則容易增… 詳全文 >
-
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醫師指出,其實糖尿病引發心血管併發症問題相當常見,過去使用的控糖藥物,並無法降低其風險或死亡率。高心血管風險的第二型糖尿病患平均比一般人少活12年,因此如何減… 詳全文 >
-
全台約有超過20萬人患有「心房顫動」,由於國人較少透過傳統藥物治療,患者每年因此發生缺血性中風的機率高達4%,超過歐美先進國家。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症狀,往往比較嚴重,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心臟科主任曹承榮收治1名患者,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右冠狀動脈阻塞近8公分,且出現2個轉彎角度約180度的「髮夾彎」,一般心導管手術恐會刺破血管。幸好,老翁在台日醫師的共同… 詳全文 >
-
健康人生從「心」開始!在台灣,近年來心臟病的奪命率有越來越凶猛,主要原因之一的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呈現「男升女降」的趨勢,男為女的2.8倍,而且以40至49歲男性的增幅最大,5年發生率增加近… 詳全文 >
-
「壞的膽固醇」是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現代醫學解剖結果證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主要成分是「壞的膽固醇」。由「壞的膽固醇」組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除了會造成血管徑狹窄、影響臟器供血外,還會…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