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塑」害別輕忽!不沾鍋塗層磨損捨不得換?經常使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小心吃下內分泌干擾物質(又稱為「環境荷爾蒙」)。北醫食安系廖凱威副教授指出,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已知會… 詳全文 >
現代人經常大魚大肉,小心膽固醇過高。一旦當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過高時,會導致動脈硬化和膽固醇斑塊,進而導致嚴重的腦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因此,如何降脂、降膽固醇是一大重要課題… 詳全文 >
輝達NVIDIA執行長、「AI教父」黃仁勳說,自己在美國國中的時候,曾經學習打桌球,讓他懂紀律和幫助增加專注力,也因此三個月內就去參加全美的比賽,並且打到全國前幾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打… 詳全文 >
腎臟壞了怎麼知道?台灣是「洗腎王國」,一般民眾對腎臟病是否上身感到擔憂,但對於腎病卻一知半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提供腎臟病常見5大症狀「泡、水、高、貧、倦」,可作為民… 詳全文 >
大多數的人為了減肥,都會認為應該「吃得少、多運動」,但是,網路盛傳:「減肥吃的少,容易胃潰瘍」,是真的嗎?夏子雯營養師指出,減肥吃得少的人如果是每天只吃一餐或兩餐,胃部會有一段時間無任何食物… 詳全文 >
全球有超過15億人約20%的人有慢性疼痛!臨床上常見5大慢性疼痛:慢性頭痛、慢性下背痛、慢性肩頸痛,慢性神經痛和纖維肌痛症。其中,纖維肌痛症尤其是慢性疼痛的大魔王。衛福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 詳全文 >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包括性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隨著年紀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也會隨之上升,其中慢性腎臟病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獨立因子,隨著慢性腎臟病嚴重度增加,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心血… 詳全文 >
一氧化碳中毒後,小心可能併發遲發性神經病變!童綜合醫院高壓氧中心吳繼瑩主任指出,遲發性神經病變是一氧化碳中毒後所產生的一種少見的後遺症,通常發生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康復後的第二至四十天內發生。… 詳全文 >
臺北榮總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胡啟民主任團隊,運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過去10年數據,分析研究證實:針對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及低血糖… 詳全文 >
洗腎長期低血壓有解方!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十年不懈努力,尋找解決雙腎切除病人長期低血壓的解方,發現治療過動症藥物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能成功改善病人透析低血壓問題…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