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的統計,心衰竭的盛行率約介於1到3%之間,因此台灣約有70萬名患者,但衛福部2020年資料顯示,心衰竭患者實際就醫用藥僅有24萬人,換言之可能還有潛在46萬人未被確診,… 詳全文 >
一線護理工作繁忙、人力需求居高不下,護理人員經常忙到沒空吃飯,更別說能休長假,近期許多新聞事件更讓護理人員士氣低落,甚至醫院護理人力荒持續惡化。醫院應該如何因應護理師荒,才能避免人員流失?來… 詳全文 >
7月2日台灣U=U Day即將到來,一項Y世代、Z世代雙世代性健康觀念大公開。Z世代(本調查抽樣對象為18歲~27歲)好像很開放?Y世代 (28歲~43歲)應該更重視性健康防護?愛滋感染者權… 詳全文 >
現代人身處於工作和生活壓力之中,時常感覺到腸胃不適,一開始可能會以為是腸胃炎,但若伴隨長時間腹痛以及排便習慣改變,可能要當心是腸躁症(IBS)找上門。亞東醫院藥學部鄭琬慈藥師表示,控制腸躁症… 詳全文 >
台灣每年有12萬人得帶狀疱疹,一個人終其一生大約1/3會出現帶狀疱疹,尤其50歲以上比例明顯增加。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皮膚科葛宗昀醫師提醒,如果出現抽痛感,或皮膚冒出紅疹,甚至群聚型水泡,不… 詳全文 >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委託研究指出,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可降低30%冠狀動脈疾病的死亡風險、22%腦中風、16%第二型糖尿病及大腸癌的罹病風險;另日本研究發現常攝取膳食纖維者,可減… 詳全文 >
今天6月21日是夏至,高溫飆37度,全台像烤蕃薯!國民健康署提醒,容易發生熱傷害的環境,包括: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以及密閉的車內。並提供3招預防熱傷害,以及5步驟的熱傷害急救,… 詳全文 >
壓力、腸道菌群失調,恐腸躁症上身!腸躁症(大腸激躁症)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它的特徵是腹痛、腹脹、腹瀉、便秘,或這些症狀的交替出現。腸躁症並不會導致腸道損傷或嚴重的健… 詳全文 >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造成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表示,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或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的族群,過度攝取… 詳全文 >
C肝病人中斷治療,恐併發肝硬化!台灣自2019年1月起健保全額給付C肝病毒陽性口服抗病毒藥物,然而仍有部分民眾對治療有疑慮;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蕭舜文表示,大多數患有C型肝炎的人… 詳全文 >